此前,據凡客副總裁許曉輝透露說,目前凡客的銷量中,已經有30%來自第三方品牌,凡客的盈利模式是從第三方品牌的銷售額中收取5%的傭金。今年凡客會繼續擴大第三方品牌的引進,成為一個可以與天貓、京東等綜合電商平臺競爭的新平臺。
不過,陳年澄清,開放平臺不意味著就是完全平臺化。陳年強調,凡客誠品主要特點還是一家互聯網自有品牌公司。凡客從6年前發布那天開始,就一直堅持做品牌。凡客的開放和合作不會影響自有品牌的發展。
隱憂浮現品牌受損用戶出逃
根據凡客官方透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凡客自有品牌與第三方品牌的比例是7:3,凡客未來自有品牌與第三方品牌理想狀態比例應該是5:5,各占一半。這就意味著,未來用戶還會看到更多外來品牌進入凡客,自有品牌的比重會更低。
雖然目前凡客沒有披露轉型平臺化之后,消費者數量的變化,但外界一致認為這種盈利是冒著凡客自主品牌美譽度受損和消費者離開的風險。
一位凡客用戶表示,自己很久都沒去凡客買東西了,因為他已經畢業工作,覺得凡客的服裝品位和質量也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
而另一位女性凡客用戶在發現凡客改版后,居然覺得“感情很受傷害”,凡客不是那么純凈的凡客了,多了那么多別的品牌,“我23歲,怎么可能在凡客去買貴人鳥?”
除了原有用戶成長后離開凡客,固有的年輕用戶也覺得今年以來很少聽到凡客的聲音,也很少看到凡客的廣告轟炸了。不少用戶買衣服都是跟著天貓、京東那些大的節日去集中購物。
“凡客屬于互聯網快品牌,快品牌的策略是品牌營銷廣告投入的策略,如果凡客一年不打廣告,恐怕認識它的人就會很少了。”電商觀察家劉敏華直言。
在艾瑞咨詢發布的《2012年中國B2C網站交易市場規模報告》中,凡客的市場份額為1.2%,位于天貓、京東商城、蘇寧易購、騰訊、亞馬遜中國、當當、國美在線等之后,排名第十。其中凡客是前十名中唯一的自主品牌電商,其他九家均為平臺型或渠道型電商。
同樣是艾瑞發布的數據《2013Q2中國B2C購物網站交易規模市場份額TOP10》,凡客誠品雖然還排名第十,但所占的市場份額下滑到0.7%,與去年年底的1.2%相比,大幅下滑0.5%。
面對老用戶的不買賬,凡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凡客在商品的時尚度和款式上做了豐富與加強。在平臺的創新上,凡客實現了微信平臺購物。除此之外,凡客從2013年開始強化了自有產品的線下預覽品牌活動。
外界認為,凡客以上舉措實際是在彌補外來品牌增加對用戶和凡客品牌的損傷,但效果如何,只有凡客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