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網訊6月27日,北京市政府首次發布《關于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意見》,并確定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1萬億元。而就在此前一天,商務部也明確表態不干涉現在愈演愈烈的“價格戰”。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宏觀政策上的支持為現在競爭激烈的電商行業再加了“一把火”,而事實上,規模已經超過13000億元的網上零售市場已經成為了各方都不能忽略的經濟力量。
不過,從以天貓為主導的“雙11”,到圍剿京東的“618電商大戰”,電商行業近兩三年愈發的硝煙彌漫。在今年,外界唱衰“價格戰”的聲音逐漸增多,拼低價是否已經成為過去式?消費者又是否出現了審美疲勞?
對此,易觀國際分析師卓賽君表示,“價格戰”仍將是各電商企業未來的手段,但是目的會有變化,以往或許更注重競爭,而現在更注重營銷。
另一方面,蘇寧云商6月27日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第二大股東蘇寧電器集團合計增持公司股份3672.28萬股,占公司股份總額的0.5%,增持總金額為1.83億元。雖然此舉彰顯了蘇寧集團對其電商的信心,但是,面對著其一季度下降了將近50%的凈利潤,蘇寧云商顯然有更多的困難需要解決。
“價格戰”仍將持續
從天貓領銜的“雙11”價格火拼,到剛剛過去的“618電商大戰”,各電商平臺使出了渾身解數博得眼球、標榜自己的“低價”。目前,電商“戰場”的斗爭趨于平緩,各種統計數據也相繼出爐。
根據各電商自己提供的數據顯示,“618”全天京東訂單突破300萬單,天貓電器城銷售額突破13億元,蘇寧易購的銷售量比去年提高350%,而騰訊旗下的易迅6月18日當天的銷售金額也突破了億元。
根據易觀智庫的研究顯示,盡管各家攻勢較猛,但在關注度方面,京東的主角地位沒有被撼動,京東的用戶關注指數高達264891,增幅達到66.6%;而天貓、當當緊隨其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美在線用戶關注度攀升迅猛,增幅達到445%。
當“價格戰”成為每年電商的“規定動作”而愈發頻繁時,有不少評論認為,目前消費者已經對此產生了審美疲勞。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價格戰”仍然難以避免。
“價格戰自古以來就有,未來依舊會持續下去。”電子商務專家瀟彧對21世紀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