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B2B企業區域分布圖
從B2B企業的地理分布來看,廣東省以12.3%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一位,浙江省以9.6%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二位,北京市以8.9%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三位,上海市以7.8%的市場份額排在第四位,江蘇省、四川省、山東省、河北省、福建省、湖北省分列五至十位。城市B2B企業地理分布馬太效應明顯,即發達和沿海城市的B2B份額占比超過了其他城市的總和。
從整體來看,靠近沿海地區的發達省份所擁有的B2B服務企業占比較大。經濟越發達地區,人才、物流、商業環境也隨之更發達,對B2B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最用,同時這些地區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完善,人們對新興事物的接受度較高、相關政策、融資環境也比其他地區好,這些所有因素都使得發達地區電商企業密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廣東省,其靠近沿海,交通便利,有又很從事電商企業的人才,同時廣東省政府對傳統的制造型企業從事電商領域的支持力度較大,以及該地區規模龐大的加工制造業等都為B2B行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B2B服務企業數量超過1萬2千家
從2009年我國電子商務企業規模來看,目前B2B領域企業規模增長趨勢漸漸趨于平緩,最高增長時期是2009至2010年,由7580家企業增長到9200家,累計凈增長1620家。2012年企業規模數11350家,2013年企業規模達到12580家。目前,隨著傳統企業逐步向線上靠齊,商家增長量在近兩年還會繼續,但不會有很大規模的爆發性增長。從整個B2B行業來看,我國B2B行業正在面臨轉型和升級,在這一過程中將會淘汰掉一批企業,如何能夠給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的企業才會留存下來。B2B企業在競爭時也給B2B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了嚴峻的考驗,如何做到讓各個企業在平臺上公平競爭、透明交易和服務將會是平臺的核心所在。
2013年B2B帶動從業人員規模達1280萬人
我國B2B電子商務最大的貢獻在于帶動了數以萬計的人就業和提供工作機會,這比直接的經濟創收更有意義。2009年B2B服務企業帶動從業人員規模為430萬人,2010年帶動從業人員規模為650萬人,2011年帶動從業人員規模為820萬人,2012年帶動從業人員規模為970萬人,2013年帶動從業人員規模則達到了1280萬人。2013年帶動從業人員與2009年相比增長了200%,這段時間也是我國B2B電子商務增長的黃金時期。B2B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帶動的從業人員將會進一步增加,但是其增長趨勢將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