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后,唯品會的業績大幅好轉,這主要是由于公司將定位從奢侈品折扣電商轉變為大眾品牌“奧特萊斯”的策略取得了成效。由于規模效應逐漸形成,公司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得以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毛利率和業績的提升。其2012年的凈虧損收窄至947萬美元,營收更是劇增204.7%至6.9億美元。到了2013年,唯品會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5230萬美元,營收增145.14%至16.97億美元。
業績的持續好轉也帶來了股價的大力拉升。以2014年4月17日的收盤價142.53美元來計算,唯品會年初至此的漲幅已達77.74%,近一年來股價更是增長了426.48%。其市值達到了79.33億美元,在中國的互聯網零售股中遙遙領先,當當網同期股價為12.08美元,市值9.7億美元,僅為唯品會的零頭。麥考林股價為3.68美元,市值僅為0.46億美元。蘭亭集勢股價為5.58美元,市值2.73億美元。德銀在4月14日還發布研究報告,預期唯品會2014年可以實現營收翻番的目標。
在唯品會股價飆升的刺激下,之前從未登上“新財富500富人榜”的唯品會董事長沈亞一舉入選2014年的榜單,以2013年底唯品會83.68美元的股價計算,沈亞個人財富達91.4億元,在富人榜總排名第131位。
唯品會在過去一年可謂出盡了風頭,在中國上市電商公司中也是一枝獨秀。不過,這種紅火可以持續多久呢?
2013年末,多家機構的研究報告表示,服裝行業已逐漸完成了去庫存的過程。東北證券認為,行業龍頭企業如美邦服飾、森馬服飾和七匹狼的存貨同比都有下滑,存貨銷售占比均處在行業合理范圍—20%左右。浙商證券2014年4月的研報表示,服裝行業已經告別粗放的開店推動增長的模式,更多企業開始注意與新渠道、新技術融合;庫存消化也進入了尾聲,先行進入庫存調整周期的安踏、森馬等已進入新一輪的補庫存周期。申銀萬國、東莞證券等機構均認為,休閑服裝、家紡等行業清庫存接近尾聲,拐點顯現。
隨著服裝企業大規模去庫存的結束,唯品會等以銷售庫存為主的電商企業也難免受此影響。不過,對于唯品會來說,“樹大招風”才是其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
唯品會可觀的毛利率和凈利潤率,以及業績的高速成長,已經吸引了一批競爭對手轉攻庫存電商領域。京東、當當網、天貓、凡客、一號店等電商平臺紛紛推出了特賣模式,一時間,追求低價的網購一族發現自己多了很多選擇,京東閃購“紅”頻道、當當尾品匯、天貓特賣、凡客特賣匯、一號店名品特賣等網上特賣場層出不窮。
在唯品會的大本營三四線城市,競爭也愈發激烈。那里的消費者對商品的可選擇性比一二線城市要少得多,對于價格也更為敏感。可是目前,三四線城市這塊尚未被充分挖掘的肥田也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盯住的心頭肉。
2014年1月,京東集團副總裁石濤指出,在三四線城市京東滲透率還比較低,這項工作成了2014年的重點,無論在市場營銷、品類的管理,還是在地區庫存的管理以及地區銷售預測,將做一系列的推動改善。京東在與騰訊合作后,在影響三四線城市消費者方面也將更為得力。2014年4月,當當網也下調了免運費門檻,爭取“價格敏感型”的網購用戶,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用戶。
此外,當當網還以“低價策略”發力庫存閃購市場,與唯品會分一杯羹。2014年3月,當當網打出“來治唯唯的你”的宣傳海報,主頁直接切換至尾品匯特賣頻道,以“歡迎比價,買貴了我賠雙倍”為賣點,將炮火直接指向唯品會。當當要求尾品匯所有服裝品牌價格是唯品會等同期其它平臺的8-9折,以低價為核心戰略向唯品會發起進攻。
凡客的特賣匯則通過降低扣點增加供貨商的利潤空間。凡客向商家收取平臺傭金,根據品類不同,凡客收取的扣點也有所不同,一般扣點是5%,低于唯品會20-30%的扣點水平。
在同行的“圍追堵截”之下,唯品會所面臨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唯品會目前主要綁定知名度較低的大眾品牌,當供貨商有了更多的庫存清理平臺選擇的情況下,他們在利益導向下難保有倒戈的傾向。2013年6月,唯品會就爆出逼迫商家站隊,要求供應商簽署“獨家銷售協議”,禁止供應商在當當尾品匯、凡客特賣匯、一號店名品特賣等渠道銷售產品。
不過短期內,唯品會似乎無需太過擔心,它已經建立了“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的形象,在閃購模式和特賣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相反,對于京東、當當和凡客等網站來說,特賣只是它們龐大業務中的一個頻道,由于特賣可能跟主營業務存在左右手互搏的情況,各大電商只是試水,不會傾力進入這個相對小眾的庫存市場。此外,服飾市場相對于3C等商品來說,屬于標準化程度較低的市場,比價的壓力較小,限時特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比價。唯品會未來如果擴充到其他高標準化品類,將不可避免地陷入低價競爭的漩渦。唯品會目前已經收購了樂蜂網,進入化妝品垂直電商領域。
長期來看,庫存特賣行業的格局并不明朗,一旦京東、當當網等企業加大重視力度,結合它們的技術和物流優勢,完全有能力對唯品會構成真正威脅。
2014年1月,京東正式上線品牌特賣頻道—京東閃購“紅”。與唯品會僅提供清庫存服務不同,京東是希望能滿足品牌商從上新到庫存清倉的全面需求。同時,在此上線的商品還可以全部采用京東的自營倉儲和配送服務,借力其供應鏈優勢。與之相比,唯品會在倉儲配送上采用的是全國分站分倉的模式,在區域的核心城市建立倉儲中心,供應商的商品入庫并且服務于特定區域的消費者,配送上則選擇與各個地區的落地配進行合作,快遞員的服務質量較自營的京東仍有不小的差別。在賬期上,京東閃購上線7天后商家就可收到第一筆貨款,而唯品會是兩周的買家退貨結束后,商家才可拿到銷售回款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