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行業,O2O不再只是概念。2012年雙11當日,女裝品牌歌莉婭發現移動端流量占比達到20%。這一數字觸動了整個集團,內部發出這樣的聲音——未來一定是移動互聯網時代。
當O2O提升至公司層面后,內部開始進行探索。2013年下半年,歌莉婭啟動了與微信微購物的合作。近期,歌莉婭也正在與微淘平臺對接。
歌莉婭是看到服裝O2O大潮的一員。走在更前面的是綾致集團。綾致在全國66個門店試點微購物,3個月帶來了1000萬元銷量。據悉,GXG、歐時力等多家服裝品牌將在今年第一季度集體上線O2O項目。
O2O不僅是線上線下導流、線上購物線下取貨那樣簡單。要實現用戶隨時隨地購物,需要的是一整套底層的變革:組織架構調整、全公司的ERP系統、線上線下貨品打通、一整套物流體系。
變革前夜
在O2O前夜,不少服裝公司已經開始組織結構、后臺系統調整。
組織架構上,美特斯邦威成立了專門的O2O項目組,整個集團在推進O2O。GXG公司也專門成立了O2O部門,與線下協作來推進O2O戰略。
但不是成立O2O部門這樣簡單。要實現O2O,背后涉及到更加龐雜的組織架構、IT系統調整。
首先,組織架構調整。當前,大部分服裝公司的電商與線下門店是兩個獨立的部門,分別完成銷售工作,這種組織結構是基于PC端電商與線下店鋪的差異。但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PC端電商與線下店有了無縫連接的渠道——手機。
歌莉婭電子商務運營總監黃鑫認為,未來必須打破涇渭分明的組織結構,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將不再分離。PC端、線下店、手機端將合并為統一的銷售渠道,信息流、物流將統籌到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協調銷售完成。
第二,信息系統改造。當前,大部分服裝公司線下店ERP與電商ERP獨立存在,要實現O2O,需要建立公司級別的ERP系統,將線上、線下和手機端信息流、資金流、貨品打通。
“以前線上賣庫存,線下賣新品,現在貨品要打通、會員要打通,否則O2O就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自己基礎建設沒做好,外部怎么推也沒有意義。”GXG電商總監吳磊說。
第三,物流體系也將發生變化。“以前,大部分服裝公司線上線下商品是割裂的狀態,由不同的倉儲發貨。未來,不管是線上電商、線下店面還是手機端,都將是統一的一盤貨,不再是分割的物流體系。”黃鑫說。
但上述改造并不容易。吳磊表示,GXG正在進行系統打通、線上線下業務打通工作,預計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間。黃鑫表示,當前歌莉婭線上線下系統尚未完全打通,預計上線公司級的ERP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電子商務代運營公司瑞金麟所代理的服裝公司中,30%的客戶已經開始了O2O的實際嘗試,其他公司也都開始研究或表示出明確興趣。
瑞金麟相關負責人算了這樣一筆賬,假設一家服裝公司有1000家線下門店,每個門店樂觀估計1天可以完成部署、培訓并能夠熟練使用,至少需要1000人日的工作量。這還沒有計算其他的業務系統、整體架構搭建以及必要的對接。“因此,如果追求完美,企業整體信息化系統改造至少需要1-3年才能初具規模。”
“服裝公司在信息化系統改造的同時,可以先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短期可以跑起來的O2O方案,然后隨著信息化系統改造的不斷深入逐步將O2O深化。比如借助微信等平臺,快速布局O2O業務。”上述人士稱。
微購物與微淘打法不同
服裝行業在O2O領域開始探索,與互聯網平臺的推動有關。去年下半年,微信上線微購物、手機淘寶推出微淘,與服裝公司共同探索O2O模式。
綾致集團是借助微購物探索O2O的代表,已經在全國66家線下店試點。歌莉婭2013年底開始啟動微購物,今年上半年將在全國新一線城市(成都、西安、南京、杭州、沈陽、武漢)線下店面實驗,目前也正在與微淘平臺對接。GXG也在同步嘗試微購物、微淘。
微購物運營負責張濤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將有大批服裝公司集體上線微購物,目前正在進行系統對接。
雖然微購物、微淘大的方向相同,但底層、突破方式不同。
微購物的突破口是解決服裝品牌線下門店缺貨的問題。“服裝行業大量商品是快時尚,擁有很少的庫存,因此每個門店都有商品缺貨斷碼的問題,這是O2O最好的介入點。”微購物運營負責人張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