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耶客為代表的移動電商外包公司以及中國最早一批移動電商人士的推動下,中國移動電商正進入快速成長期。據艾媒咨詢《2012Q1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季度監測報告》稱,2011年中國移動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156.7億元,同比增長609%;預計2012年中國移動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251.5億元,到2015年將超過1000億,達到1046.7億元。
“這主要歸功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張志堅表示,“近幾年,隨著iPad、iPhone以及Android等多種移動終端的興起,人們購物的方式、偏好也隨之悄然變化。移動電商滿足人們隨時隨地購物的需求。”
傳統電商紛紛進入
移動電商的興起正潛移默化地對傳統零售業以及傳統PC廠商產生沖擊力。為改變這一不利趨勢,它們也正主動擁抱變化。
鄧天卓告訴記者,互聯網是注意力經濟。在美國,以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通過去年底推出的“比價”和“通用收藏”等服務正改變著銷售路徑,令傳統零售商無可奈何。
在亞馬遜推出的服務中,只要用戶在實體店內對比商品價格,并在應用中下單,亞馬遜就會為該用戶提供9.5折優惠。此外,用戶在何時何地看到任何喜歡的東西,都可以收藏到自己的亞馬遜心愿菜單。
雖然,這些技術和營銷策略尚未在國內流行,但是,隨著移動電商的發展,更個性化、更豐富的服務方式對傳統零售企業提出重大挑戰。
據記者了解,已經有包括耐克、李寧和美特斯邦威等眾多傳統零售商進入了移動電商領域。
對此,曾在美國、韓國和日本創辦過四家搜索企業,如今在華創立第三方購物比價網站“幫5買”的尹汝杰表示:“美國移動電商注重多維度提升用戶體驗,注重技術創新手段等,這些都值得國內移動電商學習。傳統零售業進入移動電商領域應該注重技術積累,從技術升級角度來提升用戶體驗作為出發點,而不僅僅單純以提高銷量為主。這樣,才能長遠、良性發展。”
此外,已有更強技術實力以及更深厚電商運營思路的傳統電商,也紛紛進入移動電商領域,成為新的主流力量。
凡客是中國最早進入移動電商的企業之一,早在2010年正式確立移動互聯網戰略,并陸續推出涵蓋全部主流平臺,十幾個版本的移動產品。
“移動電商不僅滿足了人們在移動互聯網上購物的需求,也為電子商務企業獲取了更多的新增用戶,加強了與消費者的互動和客戶服務。”凡客助理總裁欒義來對記者說道,“因此,從一開始,凡客就非常重視移動電商,并確立了完全獨立的組織架構和資源,2012年成立了手機事業部”。
據欒義來透露:“目前,來自移動互聯網的訂單已占凡客總訂單的12%,APP終端的安裝激活量超過1000萬。”
無獨有偶,京東也在2011年開始全面布局移動互聯網。蘇寧易購亦計劃斥巨資打造移動互聯網。此外,手機淘寶市場總監盧中濤曾接受采訪時透露,手機淘寶2012年的資金投入規模超億元。
這些電商巨頭對移動電商的高度重視,或將推動移動電商的快速發展。尹汝杰告訴記者,目前,移動電商和傳統電商在商業模式、盈利方式上差別不大,但是,移動電商的成長速度要比傳統電商快很多。
“移動電商獲取用戶的成本是幾十塊,傳統電商領域卻需要上百元。”尹汝杰說道,“移動電商尚未到利用用戶和流量變現的階段,這是造成移動電商的成本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相對而言,傳統電商領域的競爭激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