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閃購時代競爭
對平臺商來說,做名品尾貨,優勢也比較明顯。
很多品牌商家已經接入了平臺,將剩余的一些庫存在平臺上進行清倉處理,或者新品促銷,是一件操作性很強的事情。
“閃購平臺也可以成為一種廣告模式。”張守川告訴記者,京東的廣告平臺資源比較少,不少商家搶不到這些廣告位,閃購平臺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
這種營銷新方式對凡客、當當也同樣適用。
在張守川看來,各個平臺玩閃購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對京東來說,看中的是大品牌、性價比、貨品首發、用戶體驗等方面。
“京東的閃團在產品與模式上都會進行差異化競爭。”張守川表示,在運營上,閃團會推出一些設計師產品,這不是尾貨,而是新品。以后京東的閃團是應季的平臺,而不是清倉的場所。那些庫存較高、性價比高的產品,未來并不是京東閃團的主流,而“限時限量”發布的新品,才是京東閃團意欲做的事情。
一位電商行業人士認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消費心理都越來越成熟,對閃購不會無限的狂熱。對閃購平臺來說,差異化競爭成了必須。
他認為,尾品特賣需要有幾種能力:倉儲的動態運營能力、營銷能力、好的用戶體驗形成重復購買。
由于做的是限時特賣,每一種SKU(商品的種類)銷售完畢之后基本不會再上,變化較快,這對后端的倉儲管理效率提出了又快又好的要求。從IT系統到貨物分揀,都需要及時快速。在營銷上,則需要商家針對自己的用戶群做更細分的規劃。
目前,各個平臺大多采取貨到付款、退換貨等政策來保證用戶體驗。比如,當當網大多采用貨到付款的模式來配送尾品匯的商品,并且,這些商品與當當自營的商品享受相同的退換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