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天貓在2013年重點策略是扶植“品牌特賣”,天貓的副總裁少龍也強調了對服裝行業尾貨和庫存的策略:“很多傳統品牌做電子商務目前基本的策略是,新品放到線下賣,應季品放在天貓等平臺渠道,到尾貨的時候趕緊找一個下水道消化掉,資金回籠。”
“網購的其中一個層面是追求高性價比,中國用戶對價格敏感,特賣更加突出產品在價格上的優勢。價格戰始終是電商停不住的戰爭。”網絡營銷實戰專家劉敏華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這將是一場模式清晰的略顯特殊的價格戰。
線上線下的互補
事實上,限時特賣模式背后一個重要背景是傳統服裝鞋帽企業的庫存積壓問題。
傳統企業與電商互為需要。
“我們今天愿意把凡客誠品3000萬實際購買用戶,和每天巨大的流量分享給傳統的服裝服飾品牌,我們愿意把自己所不擅長的品類開放給大家。”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近日表示。
凡客誠品近日的大動作是4月份開始與李寧、森馬、佐丹奴等傳統品牌合作做限時特賣,商品價格低至不可思議的19元。
低價的能量有的時候是超乎想象的,當遇上了合適的模式,線上線下結合后所產生的是質的變化。
如凡客誠品和李寧的合作,他們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實體店可能需要花費數十倍精力才能完成的任務。
“限時特賣的對象多是80后,生活方式就是一天得有3到5小時泡在互聯網上,日常購物的50%-80%都是在互聯網上完成,他們對生活、對品牌、對品質是有渴望的,但限于當地品牌的豐富度,限于收入情況,他們買起來還不是那么方便、實惠,所以正品折扣和限時特賣特別能夠打動他們。”最科技創始人、電子商務研究員王琪仕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對于作為傳統企業的李寧來說,與凡客合作是李寧探路電商、尋求對外合作的又一次嘗試。而對于未來會否繼續合作,李寧表示,會隨時跟蹤銷售情況并視情況做出快速反應。
在服裝鞋帽行業,庫存高企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解決,因此,大多數業內人士視限時特賣模式為一片藍海。服裝鞋帽網購市場也將迎來一場價格戰的洗禮。
“對于飽受庫存之苦、不斷收縮實體店鋪的傳統服裝企業來說,清庫存已經成為生死攸關的頭等大事。服裝企業能否盡快清掉庫存回籠資金,直接決定著企業在未來的競爭力,電商需要低價產品作為支撐,服裝企業又要依托電商的清庫存通道,兩者‘聯姻’可謂一拍即合。”西街網ceo郭洪馳如是分析。這一模式的前車之鑒是國外創意產品限時搶購網站fab,其產品上線12天銷售額就達到60萬美元,出眾的業績讓其在a輪融資中獲得了800萬美元的資金。
“限時特賣模式前景很好,因為傳統線下企業需要電商所具有的強大的供應鏈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優化。”劉敏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