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提高管理手段,強化管理能力。投入資金購買設備、實施節水節能和清潔生產項目,這些是必要的,能較大幅度提高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然而將提高企業清潔生產水平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設備的投入上是不現實的,還應該通過管理來實現。相反,在現有的條件下,通過加強管理是可以提高清潔生產水平的。隨著各項技術不斷發展,管理手段也應有所提高,不能僅停留在過去的手段上。因此,在管理方面,不僅要加強,而且還要有制度的創新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五是努力克服印染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重枝節、輕系統,重設備、輕管理,重投入、輕維護,重硬件、輕人才等。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北京中科熙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苗景義
核心觀點:結合我國工業領域用能需求,根據低成本、規模化利用太陽能的要求,開發可行的高效單元化太陽能中溫轉換利用裝置,推進太陽能中溫集熱裝置的產業化和規模化利用,提高中溫太陽能聚能轉換裝置的高效性、可靠性,促進太陽能在工業加熱等諸多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太陽能熱利用及主要用工業用能產業之間信息與技術溝通不暢等原因,太陽能中溫熱利用技術在我國工業領域的應用發展較為緩慢,除常熟凱達印染廠、佛山佳利達紡織印染廠和浙江達利印染廠等幾家公司使用太陽能中溫熱利用技術外,少見其他企業使用。國外對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現狀的研究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歐美12國對工業領域的用熱品位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國際能源署先后在1976年啟動太陽能取暖與制冷計劃(IEASHC),于1977年啟動了以美、俄、德、澳、以色列、瑞士、西班牙7國作為執行委員會的太陽能熱動力和太陽能化學能系統計劃(SolarPACESProgram),對太陽能的技術現狀及其應用于工業熱過程的現狀和前景進行了研究。
工業部門是我國能量的最大消耗者。據統計,工業生產所消耗的總能量約占全國總能耗的70%,其中50%~70%是工業加工用熱。對于不同工業部門,其熱負荷的分配也不一樣,但溫度一般不超過250℃,壓力在9個大氣壓以下。根據工業熱過程的用熱需求,選擇煙草、紡織、醫藥、食品、造紙、建材等九個行業針對太陽能工業加熱潛力進行了分析。這些行業生產總值占工業生產總值的22.5%,所研究行業的能耗占工業總能耗大于22.7%。
在我國,上述行業因其不同的生產工藝,熱力能耗差別也很大。據2007年數據顯示,熱力能耗值比較高的是化工業、造紙業、食品加工業和紡織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造紙業、食品業和紡織業有很大的應用太陽能熱技術的潛力。據估算,各行業加熱用能的10%若由太陽能提供,則所需集熱器面積達到11億平方米。所研究的行業有10%熱能替代,年節能量可達266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334萬噸。所需要的集熱器面積達27333萬平方米,遠遠大于既有太陽能熱水系統集熱器安裝面積。按照目前太陽能熱水系統集熱面積安裝保有量1.5億平方米,年產值650億元計算,太陽能工業加熱在所分析的行業推廣應用,熱力能源消耗10%用太陽能中溫加熱替代,年產值至少可達1000億元以上,對應年節煤量大約1億噸,簡單計算對應減排二氧化碳3.2億噸,按照我國2006年排放二氧化碳62億噸計,可實現減排量約為5%。
三個層面實現印染數字化
常州宏大科技集團 顧仁
核心觀點:紡織印染智能信息化管控系統的成功應用,使紡織印染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大大提高,通過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管理,為企業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證生產過程的優化,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工人生產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生產模式,從而大大降低生產及管理成本,并且節約原材料消耗,減少排污。
根據我國現有裝備及印染企業的實際情況,常州宏大通過以下三個層面的推廣應用,實現印染的數字化控制,提升印染產業自動化和智能信息化水平。
第一對現有生產過程的關鍵點工藝參數實現在線檢測和自動控制:主要是實現某種加工工藝的單個關鍵點或幾個關鍵工藝參數的自動化控制。其中包括濃堿濃度、pH值、含水率、氣分濕度、織物幅寬、織物縫頭、雙氧水濃度等工藝參數在線測控。
第二實現單機臺的自動化控制和數字化管理:通過對單機臺的工藝參數進行量化控制,克服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并通過記憶和存儲工藝菜單很好地實現重現性,大大提高一次成功率。主要產品有:退煮漂聯合機智能數字信息化集成解決方案、染色機智能數字信息化集成解決方案、絲光機智能數字信息化集成解決方案等。
第三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控制和數字化管理:主要是印染生產過程中各種工藝的連續化檢測控制和網絡數字化管理,對生產過程的水、電、氣能耗、產量、成品率進行有效管理,實現印染的數控目的。
公司的印染智能信息化管控系統產品已在浙江、山東、福建、廣東、江蘇等省份的印染企業中成功應用,如浙江匯麗、浙江慶茂、浙江慶豐、浙江欣悅染整、杭州天成印染、廣東溢達印染、江蘇聯發股份、山東如意集團、山東愉悅家紡、青島鳳凰東翔印染、山東魯泰紡織股份、廈門華綸、新協豐(福建)印染、廣東前進牛仔布、廣東佛山南方印染股份、南海永其祥織染、宜興樂祺等,并受到用戶好評。
公司在推出一系列幫助印染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的印染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在線檢測產品后,針對紡織企業節能降耗的要求也成功研發了一系列自動化產品如數字化驗布系統、紡織空調節能智能化控制系統、環錠紡智能在線監測系統等,為紡織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提供支撐。
數字化驗布系統利用機器視覺技術代替人眼檢測運動中布匹的瑕疵。目前在國內尚未有先例,機器視覺應用的重復性、客觀性及長時間工作的穩定性都好于人眼檢測,將機器視覺應用于織物疵點檢測,不但可以減少因出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同時也能大大減少檢測工人的數目,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年凈利潤。
“紡織空調節能智能化控制系統”通過控制、調節、監控所有的空氣處理工藝,自動將車間空氣調節始終處于最理想狀態;運用D-Ctrl 6000 System的專家模塊,配合現場專用傳感器、變送器、優化控制算法運算出最優的運行數據。通過現場執行系統適時調節風機電機、水泵電機、水泵閥門開度,以及新回風的比例,并充分利用適宜的室外空氣來獲得免費的空氣調節,實現了可根據氣象天氣條件和生產工藝變化自主控制,滿足生產車間的高精度溫、濕度要求,提高織品質量,增強企業管理水平,減少制冷機運行時間和能量消耗、風機能耗,減少設備維護費用,延長設備壽命,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了在現有紡織空調已裝有變頻器的基礎上,節能降耗可達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