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口市場看,2014年一季度我國自美國、歐盟、中國香港、日本市場進口均同比下降,自東盟進口增速明顯放緩。
棉制紡織品進出口貿易主要市場情況
棉制紡織品進出口貿易主要市場 |
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 |
較2013年增速變化(百分點) |
一季度進口同比增速 (%) |
較2013年增速變化(百分點) |
全球 |
-10.4 |
-23.2 |
5.6 |
-18.5 |
東盟 |
1.7 |
-32.0 |
40.3 |
-13.1 |
美國 |
-3.0 |
-8.5 |
-12.7 |
-86.0 |
歐盟 |
0.3 |
-9.8 |
-5.9 |
-2.6 |
中國香港 |
-22.3 |
-29.8 |
-26.0 |
-3.5 |
日本 |
-2.4 |
5.6 |
-7.8 |
2.2 |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棉紗、棉織物出口同比雙降。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口棉織物15.7億米,同比下降17.42%。出口棉紗線11.95萬噸,同比下降3.9%,出口棉紗線價格略有回升。從棉紗線和棉織物的出口情況看,出口數量都同比下降。
棉紗進口增長,增速放緩。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棉紗線51.26萬噸,同比增長5.9%,進口紗繼續增長但增速放緩,價格下降,進口單價同比下降2.5%。
一季度累計進口棉紗線51萬噸,同比增長6%;進口單價同比下降2.5%。其中,在進口紗市場中,印度占比32%;巴基斯坦占比24%;越南占比15%。其中,巴基斯坦紗占比較去年同期減少5個百分點。在進口紗紗支方面, 8~25支占56%,30~47支占31%,兩者均較2013年占比增加了14個百分點。進口紗支結構變化與我國紡紗企業平均紗支提升及轉型升級有關。
運行質效下滑
從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跟蹤企業情況看,1~4月,棉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地同比下降,從業人員數量繼續同比減少。
從調研實際情況看,行業虧損面有所加大,大多數企業反映,目前企業訂單仍然是走量為主,幾乎沒有利潤空間,尤其中小企業經營仍然較為困難。
未來形勢仍較嚴峻
從當前市場形勢看,企業反映未來市場形勢或仍較為嚴峻,市場需求缺乏動力,生產常規品種企業壓力仍較大,中低支紗生產困難繼續加劇。2014年度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出臺后,市場預計新年度棉價將處于低位,市場下單謹慎,觀望情緒濃郁。未來如棉價差能縮小到企業可承受范圍之內,企業盼望之前轉移出去的訂單能夠盡快回流國內。
長遠看,隨著政策的調整,市場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將有利于棉紡織行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