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同質化生產
當市場好時,大企業產品價格水漲船高,市場不好時,大企業也能放下身段,尤其是當庫存積壓到一定程度,大企業會強化去庫存的力度,降價銷售,跟風生產的小微企業就會難以承受。所以中小型企業應避免同質化生產,尤其要避免與大型企業生產同類型產品?! ?/P>
調研中發現,高檔的以及高質量的產品依然具有市場優勢。庫存積壓的產品主要是常規品種。此外,一直暢銷的仿真絲產品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銷售滯緩,目前已大量積壓。一般來說 4月進入仿真絲面料的銷售旺季,到端午節后會緩降。但今年過了清明節也沒有什么銷路,一直未見起色。受禽流感影響,羽絨價格飆升,導致羽絨服生產廠商原料采購困難,直接影響了去年銷售較好的錦綸防寒服面料的銷售。
有些小企業喜歡跟著大企業做生產,其實這是十分危險的。先不說受到規模等生產因素的局限,產品質量很難以與大企業匹敵,而且價格也很難與規?;a的價格相比。當市場好時,大企業產品價格水漲船高,市場不好時,大企業也能放下身段,尤其是當庫存積壓到一定程度,大企業會強化去庫存的力度,降價銷售,跟風生產的小微企業就會難以承受。所以中小型企業應避免同質化生產,尤其要避免與大型企業生產同類型產品。
目前市場賣得比較好的產品除了常規品種羅緞外,還有四面彈。實際上,國內品牌服裝企業喜歡從日韓進口面料。研究日韓市場及產品開發,做差別化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講,要想避開國內,競爭就要做日韓在做的產品。
印染瓶頸難突破
我國當前實際情況是,一方面印染技術水平與日韓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受環保壓力(環太湖治污),印染能力不能滿足要求與需求?! ?/P>
織造本身的利潤空間非常有限,面料主要是靠印染及后整理注入更多的附加值,靠品牌注入市場價值。面料特別是坯布屬于中間產品,品牌價值在終端消費群體中難以體現,所以更多的是要依靠附加值來擴大利潤空間。但是,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是,一方面印染技術水平與日韓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另一方受環保壓力(環太湖治污),印染能力不能滿足要求與需求。隨著近年來上游化纖、織造行業的快速發展,印染能力問題更加凸顯。
以盛澤為例,130億米的織造能力,只有30億米~40億米的印染能力。100億米都要到紹興、蕭山等地印染。在盛澤織造廠看來,本地的印染技術要略好于紹興、蕭山等地,而且市場已經成型。若選擇到外地印染,不僅擔心質量問題,還要承擔運輸成本。
一些擁有印染車間的織造企業,在成本上就會略有優勢,也可以更好地穩定產品質量。如市場上銷售較好的四面彈面料,對印染的要求比較高,目前一米的加工費達到2元。
對于印染企業而言,由于規模的限制,所以競爭壓力較小,但環保壓力確實比較大。如盛澤環保局有規定,每周都要到印染企業檢查設備運轉情況和污水量控制問題。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了達到對太湖的零排放標準,浙江省從今年7月1日起,入網污水cod值不超過200,這一要求比之前500的規定嚴格了幾倍。王江涇地區還規定污水排放量視企業不同將減少到原來的40%~60%不等。由此,印染企業需要在污水處理技術改造上大量投入,污水處理費用也會明顯上漲。最終這些成本,都要轉嫁到面料的織造成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