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經驗和判斷安排生產銷售的方式最具盲目性,也是小微企業中最廣泛采用的一種方式。企業經營者根據積累的經驗,對市場后期作出預判安排生產,期待下一季的“賣方市場”盡快到來,一旦判斷出現偏差,則滿盤皆輸導致企業停產關閉。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的市場環境比較復雜。因為國內外需求都嚴重不足,企業銷售壓力大。行業協會應引導市場,在幫助扶持小微企業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大中型企業。
產成品庫存大
從各地走訪的情況看,產成品庫存壓力大已經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企業平均庫存在2~3個月,個別企業庫存已超過4個月,甚至達到半年?! ?/P>
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是虧本銷售,還是關車停產。如果都不選擇,就必須面對庫存大量積壓和應收賬款急劇上升。從各地走訪的情況看,產成品庫存壓力大已經是相當普遍的問題。企業平均庫存在2~3個月,個別企業庫存已超過4個月,甚至達到半年。盛澤一家已經停產的小企業,年產量是300萬米,但是庫存量已經超過500萬米。面對如此巨大的庫存壓力,雖然多數企業家都表示并不看好今年下半年的行情,但也能做好心理準備,積極采取措施。
分析庫存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整個制造業大環境不景氣。歐債危機后,全球經濟并沒有復蘇,而是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下艱難度日。歐盟并沒有完全走出危機,日本市場仍然疲軟,美國雖然有恢復的跡象,但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而國內經濟在新一屆政府的領導下,決心擠出泡沫。隨著熱錢的流出,市場出現暫時低迷,二季度所有經濟指標都將低于市場的期待。
產品價格低。走訪中,企業反映,目前市場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是企業不能接受的是價格。產品價格偏低,一方面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另一方面因為行業內本身存在價格混亂現象。與此同時,成本剛性上漲,產品利潤幾乎為零。有企業反映,即使是合作多年的伙伴,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也會為1分錢的價格空間而討價還價,甚至轉向別的賣家。多數企業表示,如果虧一點,企業還可以勉強接受,但如果虧得太多,企業就難以承受。
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印度、孟加拉國、緬甸等國家長絲織造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并開始擠占我國中低端產品的市場份額,尤其是這些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比我國要低很多,因此在價格上更具有優勢。
淡季影響。6月是面料市場的“淡季”。由于終端消費量減少,銷售量下降,上游面料織造企業面料庫存增大。
人民幣升值。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而長絲織物外銷的區域很廣闊,拉美、非洲西南部都有出口,但是產品的加工周期及交貨期一般要在3個月以上,而利潤往往只有每米幾分錢,人民幣“小步快跑”般的升值足以沖抵掉全部訂單的利潤甚至由盈轉虧,企業只能選擇放棄訂單轉為壓庫。
另外,為了穩定勞工隊伍,穩定銀行貸款信心,甚至考慮到一些噴水織機停臺后會出現生銹等問題,企業寧可增加產成品庫存,也會繼續生產?!皼]有倒掉的行業,只有關門的企業?!边@是走訪中企業家們最常說的一句話。為了堅持下去,也為了贏得好年景的到來,企業家們已做好了承受庫存積壓的心理準備。但令企業家們困惑的是,不知道這樣的情形還要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