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與韋德有關的所有李寧產品,幾乎都成為了搶手貨。當韋德每次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曬出今天穿著的某款產品之后,李寧的幾個新浪官方賬號便會被“求上市”、“求發售”的呼聲占據。由于此前李寧決定收縮在美國的業務,買不到韋德之道的美國鞋迷也加入了“求發售”的大軍,一雙普通配色的韋德之道在eBay上都能標到250—300美金,特別款配色的價格已經超過上千美元。以至于有國內的鞋迷笑言:玩鞋這么多年,終于輪到我們來坑老外一次了!
對于李寧來說,這樣的感覺,實在久違了,也實在太好了。
但是,這又是一次韋德之“鬧”:混亂的管理和營銷
從韋德簽約李寧第一天起,Sneaker們對于李寧的質疑與批評就從未停止過。
首先,由于李寧產品部門的一意孤行,沒有把法務部門的一再提醒當回事,導致韋德之道的最初幾個版本生產到一半,才發現一個關鍵LOGO在國內已經被搶注,使得大量已經生產出來的韋德之道重新返工、修改,從而延緩了上市的步伐,也浪費了本就緊張的工廠產能。
然后被瘋狂吐槽的是李寧的宣傳與最終上市的產品存在明顯的差異。在籃球鞋領域,球星在比賽中實際穿著的球鞋(俗稱PE)的用料配置往往會比市售的大貨款要強化很多,但李寧負責宣傳的人完全不知道產品部門的工作進度,一直用球星PE的配置進行宣傳,導致最終上市的產品與之前宣傳的存在明顯出入。
被質疑的還有李寧對于供應鏈、銷售終端的掌控、反應能力。韋德之道工藝復雜,國內僅有一家代工廠能完成這款球鞋的生產工作。但由于工廠產能有限,同時還需要承接李寧贊助CBA款式的生產任務,所以韋德之道各個配色的產能一直都是個問題。韋德之道發售到現在,已經上市的有十余個配色,但單一配色的最高產量也不過2000余雙,完全不夠賣。李寧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被代工廠牽著鼻子走的窘境。一個鮮明的例證是,由于工廠產能的限制,以及自始至終沒有一個部門牽頭來協調產品、渠道部門的紛爭,李寧不得不多次修改“警告”、“老兵”、“無眠之隊”三個特別配色的發售日期,被網友直呼“坑爹”。
在銷售終端上,通過韋德之道的發售,也體現出李寧對于一線零售終端控制的乏力,除了有部分店面出現捆綁銷售、提前銷售、內部消化等不規范行為之外,李寧所暴露出來的最大問題還是一線銷售人員對產品的不熟悉——當然,這個問題的存在也不是第一天了。讓人感到詫異的是,李寧也一直沒有針對韋德之道這樣的明星產品對銷售人員進行重點培訓。李寧總部給零售網絡制定的培訓計劃,仍以各種普通走量款產品為主,對于包括韋德之道在內的明星款的介紹與培訓,并未列入培訓的重心。
但消費者感受最深的,還是李寧公司在與客戶溝通、反應時所體現出來的傲慢與遲鈍。
在“警告”這樣一款重點產品發售時,李寧的宣傳部門完全沒有安排任何工作人員監控網絡上的輿論狀況,也對李寧電商部門出現的失職沒有任何預案。等到相關人員一覺起來,發現網絡上已經被各種各樣的憤怒言論淹沒之后,才匆匆忙忙跨越條線去與遠在上海的李寧電商部門明確狀況。
最終,關于“警告”跳票的解決方案是:李寧官方商城將于8月20日上午10點全面上線這款本應在零點發售的產品,作為跳票的補償,李寧官方商城將給下單成功的客戶,免費加贈一款韋德系列的平沿帽。
令人詫異的是,電商部門的解決方案,李寧的宣傳部門直到20日11點30才公布。也就是說,等宣傳部門公布這個解決方案時,電商部門已經開售一個半小時了,看到消息的鞋迷們這時候再去網站下單,已經太遲了……
這還沒完。到了20日下午,又有一部分鞋迷在網上展開了對李寧的又一輪聲討。原因是:他們苦守到10點,發現鞋子終于上架了,趕緊下單付款,以為已經大功告成,但李寧官方商城的客服下午打電話告訴他們:不好意思,您訂購的商品缺貨,只能選擇退款……
就在筆者修改本文的時候,“警告”之后的第二雙特別版球鞋“老兵”再次因為李寧官方商城的宕機與線下渠道的混亂,成為部分鞋迷痛斥的對象。官方商城再次出現支付延遲、價格浮動、網頁卡頓等狀況;線下渠道要么就是提前發售,要么就是按官方給出的時間跑到相應地點,卻發現貨品已被店員內部消化……這樣,韋德之道徹底變成了韋德之“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