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珍君對此了然于心。面對媒體時他總是一臉微笑,但事實上他的日子并不輕松。自應邀請“操刀”李寧轉型以來,他差不多每天都在位于北京通州的李寧產業園區內辦公。就是在那間辦公室里,他和李寧將占據業務份額90%以上的經銷商納入了改革計劃,包括清理庫存和改善渠道盈利能力。
李寧公司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自2012年7月公布變革計劃以來,李寧與金珍君共同執掌公司實施變革計劃。前者主要負責外部事務,包括與政府、銀行、體育隊、媒體等的關系發展和維護;后者則在過渡期領導李寧集團的管理團隊,負責內部事務和運營,包括推動變革藍圖計劃的實施。金珍君強調,“我的主要工作是打造一個健康的平臺,包括渠道、供應鏈和產品。”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創始人張慶認為,李寧沒有公布2014首季訂貨會數據令人對于其之后的表現抱有疑慮。但金珍君的解釋是,在過去半年里,公司的有指導性訂貨會訂單、快速鋪貨和快速反應三種供貨模式占到了批發銷售比率的40%。
“以后傳統訂貨會所占據的總銷售額比重會越來越少。門店里該有多少貨都是消費者和市場說了算。”他說。這一零售主導的改革方向被張慶評價為“方向正確”。
除了改變訂貨形式,李寧財報顯示,該公司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關閉了近1300家店,其中今年上半年關閉了410家。但關店并非唯一的措施。采訪現場,李寧和金珍君對于產品促銷、打折只字未提,但經濟觀察報記者走訪了李寧位于北京西單、王府井、亞運村和大興的6家店面,發現其正在進行大力度的促銷打折。有的產品八折,有的五折,還有的低至“29元起”。高折扣產品折后大約100元左右。顯然,這些都是李寧系列的低端產品。
李寧財報顯示,其當季產品平均零售定價占吊牌價的88%,售罄率也達到了40%。但金珍君坦承,目前李寧新品占總銷售額的比重較低,對銷售的影響不大。對過季產品實行打折促銷或許才是李寧絕對庫存同比減少30%的原因所在。
李寧并非是著意“轉型”的唯一一家。安踏表示,其已經“控制零售商在今年首兩個季度訂貨會上訂購貨品的數量”。但為了業績增長,體育用品公司又不得不給經銷商批貨。要解決這樣的矛盾,關閉那些過度擴張的店面或許才是最為直接的選擇。
8月6日,安踏公布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30日,安踏店及運動生活系列店共7834家,較去年末的8075家減少241家;兒童體育用品系列店則減少22家至833家。361度也是如此。其第二季度特許零售店減少243間,其中關閉439間,新開196間。
但此輪關店潮還將繼續。金珍君表示,李寧下半年并沒有具體的目標關店數目。但他承認,目前李寧的轉型還只是進行到了“50%”,對于一些小的經銷商來說,或許“一半都沒有完成”。相比李寧的謹慎表態,安踏則要直接得多。其半年報顯示,安踏下半年將把安踏店調整至7600-7700家。這意味著下半年安踏仍將關閉200余家門店。
不同于體育用品公司之前的關店風潮一說,張慶更愿意將本土品牌此輪關店視為“自主調整”。金珍君也提到,李寧目前開店與關店都施行統一標準。即是否達到了規定的運營效率。
但所有的改革步驟還只是開始。李寧表示,目前該公司轉型“三步走”進展順利,還將繼續推進改革;而安踏董事長丁世忠則在公布半年報當天,在其新浪微博中表示,短期看行業仍面臨嚴峻挑戰。
本土公司如此,國外品牌也不例外。早在今年六月,耐克宣布其大中華區總經理將由現任副總裁Michael Spillane擔任。耐克全球運營總裁Gary DeStefano直言,希望新任大中華區總經理能夠推動耐克在這個極其重要的地區實現“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