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的調整,我看更多是在財務上,包括一些流程、店面的優化,但是很多人認為,李寧還需要在品牌和戰略上做一些調整,你覺得到底哪一個東西是最需要做的?
李寧:現在我們已經做的、正在做的,就是最需要做的,至于外面怎么說……他們還在說我們已經死了呢!
調整是從內部開始的嗎?
李寧:我覺得調整有很多方面很重要的因素,需要一些特殊動力,這種特殊的動力,靠原發動力很難幫我們打破企業已有的慣性,靠現有的環境很難,一定要有一些東西來讓它改變。所以這一次我引進策略投資者,從股東層面調整。為什么選擇TPG?因為它喜歡參與,有參與的基因,有經驗,加上有國際及行業資源,所以我們選擇它。我更看重的是我跟金珍君見面以后。時間是去年1月份,在TPG進入李寧之前,當時他負責TPG的營運,見面時間很短。跟他交流完了以后,我感覺到跟他有機會合作,他對企業的看法,他過去的經歷,都打動了我。
我們把時間往前推一下。2008年你飛了一次以后,當時是公司的一個高點,整個行業也處在一個高點,大家開了很多店,開始對店面做一些調整,當時你有沒有可能想到緊縮會來,或者會來得那么快?
李寧:沒有想到。很堅信中國,事實證明4萬億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整個行業都在擴張。沒有人是神,能完全看對未來。
我記得很快你們新開至8000家店?
李寧:我們2008年的時候已經有5000家店,增長其實是比較慢的,增長快的應該是整個行業,我們幾乎落后于行業,更不要講直接對手他們的增長。福建那些企業增長太快了,所以有人說在2008年李寧盲目增長,我感覺挺可笑的。
你當時是不是會有焦慮感,覺得自己增長不夠快?
李寧:對,看到身邊的人都在快速增長,這會讓你迷失掉。如果那個時候明白過來,早幾年做今天的工作,變革成本可能會降下去。
2008年大家都在擴張時,公司內部有一些其它的聲音嗎,比如說我們是不是應該收一下韁繩,還是大家都很亢奮?
李寧:我們不是擴張,我剛剛講了2008年我們沒有競爭對手擴張快,我們比較落后,所以每一次挨罵講增長太快,其實不是這樣。開店比例沒有太大增幅,之前安踏在我們后面,很快就超過我們了,但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是輿論說,“你看人家成長那么多,李寧成長不行。”
那你怎么想的,是不是覺得速度慢了很著急?
李寧:當然很著急,所以要跟上,跟上發展。憑什么別人發展你不發展,憑什么別人能賣你不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