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出現土地出讓金計入預付賬款,就表明公司根本沒拿到相關土地使用證件。根據相關法律,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一年。這意味著申花地塊24億元的出讓價款本應在2012年全額繳齊,不過,根據雅戈爾的公告,直至終止使用前,公司仍欠當地國土局幾乎一半的金額。
近日,杭州國土局公開表示,杭州置業當初拍得的申花地塊,因雅戈爾公司未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履行,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和土地出讓合同相關約定,報經市政府同意后,將依法依約解除相關合同,目前相關手續正在辦理過程中。
“近幾年雅戈爾的投資收益開始出現下滑,資金出現緊張,或與遲遲交不齊出讓金有關”,一位關注雅戈爾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三駕馬車轉型
在外人眼中,雅戈爾是一家服裝公司,但在資本圈,雅戈爾集服裝、地產、金融于一身的操作手法眾人皆知。
這就是“三駕馬車”的資本運作模式。雅戈爾將服裝產業的利潤用于拿地,地產出現收益后,再把資金用于一級股權市場、二級增發市場的投資,而投資的回報又可再用于服裝產業上。公司的三塊業務形成一個利潤的循環。
然而,這種模式近幾年遭到打擊,服裝、地產、投資等3個業務遭遇全線寒冬。
2010至2012年,雅戈爾營業收入依次為145.14億元、115.39億元、107億元,凈利潤依次為29.34億元、20.59億元、16億元,投資凈收益為19.79億、20.58億和14.43億。很明顯,雅戈爾近年來業績在逐年下滑。
對此,李如成在某些場合曾多次表態,要更加注重服裝主業的發展。一時間,“回歸主業”的戰略又被重提。“雅戈爾本來就是做服裝的,只不過前幾年三駕馬車的模式做得不錯,稍有變化,市場就誤讀為它要重服裝輕地產和投資”,前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實際上,全線寒冬也倒逼著雅戈爾在去年做出調整。
在地產領域,2010年以來,雅戈爾地產業務出現負增長,2011年公司甚至沒有拿地,2012年,公司繼續在地產市場奉行小心為上,不輕易拿地的策略。高價拿地的情況并未發生,相反,雅戈爾過去的幾個項目逐漸出售結算,地產收入正在進入一個豐收期。
投資方面,截至2012年底,公司有股權投資市值84.3億,均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由于2012年出售了部分虧損項目,同時受利息、管理費用較高的影響,2012年投資板塊浮虧2.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