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店自救
一直以來為求穩妥,MANGO在中國套用經典的加盟模式,無意中也怠慢了中國市場,最終導致就是MANGO全面落伍,再要追趕就要付出之前好幾倍的成本。
一直以來,MANGO在中國市場的策略相對保守:自2008年8月以來,MANGO在北京、上海等地開設數十家直營店,然而,2006~2007年ZARA,H&M等快時尚品牌接踵而至,并紛紛以開設直營店的形式強勢瓜分京滬等地的著名商圈,2013年9月優衣庫更是已經將第二家全球旗艦店開在了淮海路邊,這家1萬平方米的獨棟商場將成為優衣庫中國最大的旗艦店。
此時的MANGO再也“繃不住”了。據了解,2013年9月MANGO也將在上海APM購物商場開設全新的450平方米的旗艦店,在上海嘉里中心開設第一家男裝品牌H.E.by MANGO旗艦店。相對于MANGO的第一家,“男裝”這一品類則早已在其他快時尚品牌中占據相當份額。
“就單單MANGO女裝,我們所需要陳列的主要服裝所需面積最小在500平方米,在中國開新店我們將需要超過1500平方米大小的店面。這遠超了我們在中國一貫的發展速度。正因如此,我們才就中國目前的門店進行改造以適應品牌需要。使其入駐大型購物商場和繁華地段的獨立門店而非小商場的角落。” MANGO副總裁Daniel López對記者表示。
對于MANGO而言,對于中國市場的糾結心態和思維的固化則直接取決于MANGO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中國的市場份額在MANGO MNG Holding SLU Consolidated Group的整體盈利中并不占有相當大的份額,2007年中國市場的營業額在MANGO集團總營業額中僅占到了2%,2011年初,集團利潤下降高達60%,并作出重大調整,一是風格趨于休閑,二是價格全面下調20%。
經過重大調整后的MANGO MNG Holding SLU Consolidated Group 2012年財報收入14億歐元,比2011年上漲11%,而國內收入上漲約20%,收入增長同時受益于國際擴張,2011年收入的82%來自國際市場,只有18%來自國內市場。而2011年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收入約3620萬歐元,增長高達72%。
彼時,品牌總經理Enric Casi表示2013年MANGO希望完成20%的銷售額增長率目標,增開300間店鋪。大部分的新店選擇在西歐和東歐開設,并且選擇進駐安哥拉,津巴布韋,蒙古,智利,秘魯等市場,而中國能分到的店鋪數則終究是個“虛數”。
MANGO副總裁Daniel López對記者表示,在中國繼續擴張業務,并即將推出全新的megastore (大型購物中心)理念,已有的MANGO女式服裝店面內新增幾個層面全新的品牌:男裝品牌H.E.by MANGO,童裝品牌KIDS,體育運動系列INTIMATE& SPORT, 飾品配件TOUCH和為成熟女性打造的服裝品牌VIOLETA將陸續落戶中國上海和北京的旗艦店。
“一直以來為求穩妥,MANGO在中國套用經典的加盟模式,無意中也怠慢了中國市場,最終導致就是MANGO全面落伍,再要追趕就要付出之前好幾倍的成本。” 奢侈品研究專家楊清山對記者表示。
“代理模式往往更加容易打開市場,相比直營,品牌商的成本會減少很多。但有利必有弊,為抓住終端渠道,品牌商需要給渠道商種種優惠條件,侵蝕其利潤。另外,代理商的加入使得中間成本過高,且與企業之間無法形成有利于庫存控制的機制,造成庫存大、賬期長的問題。”楊清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