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預計,本財年第一季度增速和全年增速將達到華爾街預期,同時警告稱,新一財年的前半年中,中國市場銷量或許會下滑。不過,該公司已從產品尺碼和顏色上作出調整,以迎合中國市場顧客需求。
耐克財務總監布萊爾指出,其對中國市場仍然有信心。他表示,公司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國市場的業績不會總是遵循一個平緩的軌跡,現在很難預測中國市場多久可以恢復增長。
據悉,耐克首席執行官帕克爾在對該公司最新發布的季度財報進行解讀時表示:“在中國市場上的競賽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沖刺。”在耐克看來,其之所以會在中國市場上受挫,是因為中國經濟的整體增速放緩。此外,庫存過剩及競爭對手帶來的降價壓力,也加大了耐克面臨的業績困難。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慶指出,耐克第四財季的表現基本吻合當前的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銷售情況確實也不盡如人意。他表示,所謂的棘手問題,是耐克中國區短期遇到了增長瓶頸。“耐克也不是不努力,但是成效又不那么明顯。”
中國市場低迷無起色
自2012財年第三季度,耐克中國區的訂單增長已明顯放緩,甚至出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下跌。其中2013財年第一季度期貨訂單同比下跌5%,第二季度期貨訂單同比下跌6%。
到了第三財季,耐克中國區的訂單雖然扭頭上升4%,但來自于大中華區的營收為6.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94億美元下滑9%。此次中國市場再度反映出的低迷,在分析人士看來已經為其敲響了警鐘。事產上,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其最大“痛點”。
有了解耐克的分析人士指出,相比其他垂涎中國市場的公司,中國市場的盈利與否對耐克更為重要。在過去的一個財年中,耐克在幾乎所有市場上的不計入匯率變動的銷售額都有所增長,西歐市場也是如此,只有中國市場除外。
在張慶看來,如此說法有些夸大了耐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畢竟其在全球100多億美金的營收中,中國市場20多億,只能說它高度重視中國市場,但它對中國市場目前存在的挑戰存在某種困惑。”
此外,耐克還在令其產品適合中國消費者品味的問題上面臨著麻煩。耐克最大的競爭對手阿迪達斯則已經推出了能與中國購物者產生共鳴的全套產品。阿迪達斯銷售額的增長,意味著耐克的市場份額正在被侵占。
目前中國整個體育用品行業都處在寒冬之中,耐克也無法幸免,除去數字上看得到的銷售額驚人下滑,耐克的庫存包袱也越來越重。“中國區仍是我們庫存管理的焦點”,此前的投資者會議上,耐克首席財務官表示,其正努力減少庫存。有耐克內部人士透露,為清庫存,今年要開40~50家自營工廠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