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量的外貿工廠和代工廠自創品牌進軍電商,不愿繼續代加工、代貼牌,也對淘品牌造成巨大沖擊;
7、很多淘品牌和網購小品牌都靠爆款路線崛起,爆款占整店銷售8成以上,sku眾多,毛利低,產品同質化嚴重,造成客戶忠誠度和復購率低,如果減少或停止砸廣告,銷售立馬就直線下降,因此,天貓新規則變化后,引流和活動成本也直線推高,爆款策略面臨危機;
8、淘品牌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天貓商城等平臺的扶持,而近兩年天貓商城開始大力扶持傳統品牌后,淘品牌喪失了原本的流量紅利。天貓、京東等大平臺資源越來越向傳統大品牌聚集,因為,傳統大品牌的實力更能幫助天貓、京東等平臺實現他們的快速發展,實現ipo上市、獲取增量客戶、在與其它平臺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等目的;
9、淘品牌是一段時機及夾縫中生存并快速成長的產物,還面臨缺乏供應鏈的管理整合能力、缺乏線下渠道的滲透能力、流量入口變少的壓力、面對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電商競爭缺少創新和變革的能力等等;
10、相對于傳統品牌,網購品牌創始人相對缺乏企業治理的能力,隨著團隊的快速發展,管理的問題不斷暴露,進一步制約網購品牌的發展;
11、傳統品牌在o2o領域具備的先天優勢,對淘品牌具有非常大的沖擊力,一旦,傳統品牌企業在o2o發力,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及智能設備打通在online與offline兩端的障礙,完成在線上端平臺及營銷的布局,打通銷售系統、erp信息化系統的無縫鏈接,網購品牌將面對更大的沖擊。
最近,南方都市報報道一篇“網購品牌遭傳統品牌圍剿夾擊:5-10年內或消失”的文章,淘品牌“唱衰論”在微博上再度迅速蔓延。隨著傳統品牌集體觸網,曾經風光一時的淘品牌相繼跌出了類目前20,生存狀況堪憂。有人甚至預言,未來5至10年內,淘品牌將會消失。
個人認為,這個觀點相對消極,相對極端,但也確實從側面說明淘品牌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網購商品在展示、促銷、定價、廣告投放方面有很多技巧,很容易被傳統企業復制、被逆襲。2012年還有不少‘淘品牌’獨領風騷,但2013年傳統巨頭已經迅速搶占各類目前列,同時,2012年雙11創下的銷售奇跡,引發新一輪的傳統品牌觸網狂潮,迅速搶占瓜分網購份額。因此,淘品牌在未來的生存環境會越來越惡劣。
四、傳統品牌企業發展電商機會和挑戰并存,優勢和劣勢并舉
1、機會和優勢:傳統品牌企業在電商發展上面比純電商企業更具有后發優勢,傳統品牌企業長期積累的強大線下零售經驗、相對完善終端網點及渠道布局、強大的生產和采購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資源的整合能力、物流配送能力、渠道的話語權、市場營銷能力等方面占有優勢。
無非是很多傳統品牌企業還沒有從電商迅猛的沖擊浪潮中清醒過來,甚至還沒辦法完全適應電商化的競爭環境及快速節奏,大都傳統企業還處于觸網及摸索階段,受電商沖擊及倒逼現在還在做線下布局優化、資源供應鏈等的整合及修復,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洗禮,傳統企業一旦從上自下強有力的電商理念滲透,熟悉電商的平臺、渠道及運營規則,組建強有力的電商人才團隊,對企業的供應鏈進行適應電商化的改造,組織結構及網點結構、決策體系進一步優化和扁平化,做好o2o資源的整合,憑借線下的品牌及資金、資源、物流優勢,可在短時間內快速布局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同時,進行全網營銷布局,在現代資本市場和大鱷式的電商競爭中,相信,傳統企業一定會在電商的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傳統品牌的線上布局一定會擠壓淘品牌及電商品牌的生存空間,因此,淘品牌第一種就是引入投資,擴充在產品研發、品牌化塑造、供應鏈打造、物流倉儲配送等方面的實力和彌補短板,這個難度非常大,需要非常大的資金支撐,很少淘品牌能做到;第二種是被線下傳統品牌收購,來換取持續的發展;
只有部分極具個性和深度風格、細分領域王者進而衍生品牌溢價的小而美的淘品牌有一定生存空間。同時,以企業組織形式、具有穩健團隊并具有清晰品牌定位和風格、注重客戶研究及管理的網購品牌也有很大機會得以存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