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傳統百貨業也應對低迷的市場,積極采取一系列促銷活動。
以北京南城零售巨頭華冠集團為例,針對每家門店所處商圈和消費環境,均有“滿300贈200禮金卡”或者“滿200返200禮金卡”的優惠活動。
據悉,開展年中大型促銷,華冠集團并非獨此一家。上海百貨巨頭巴黎春天展開夏季攻勢。在5月24日至5月26日,通過“滿99減60”等活動,推出大比例折扣,并在指定百貨服飾99減50的基礎上,累計消費達到一定數量贈送三星Galaxy S4。顧客無須消費也能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游戲并抽獎。
“今年我們賣場的端午促銷,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籌備了。”解放碑王府井百貨營銷策劃部相關人士昨日透露,整體活動從今日起正式推出,將一直延續至6月16日。據介紹,促銷期間,全場男女服飾、男女鞋、兒童服飾等大部分品類商品均為現金滿200元送200元百貨電子券活動,涉及品牌多達40~50個。同時,化妝品單柜部分滿400元現金還可省100元或滿200元現金省40元;周大福、謝瑞麟等黃金飾品更是有5~9折的優惠。
“一個商場逛一天”或是出路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傳統的百貨商場如何生存?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傳統百貨實體店具有品牌優勢、顧客資源和信譽度,發揮優勢,與電商各自為戰,有著很大的市場。此前,銀泰百貨集團開始利用自己的物流和進貨渠道,將實體店里的貨品搬到互聯網上,試水電商平臺。2012年,其旗下銀泰網實現銷售收入近6億元,同比增長281%。移動端APP顧客也有數萬,主動“觸網”獲益不少。改變目前百貨商場“千店一面”的現狀,向細分市場路線轉型也是一條選擇。
與電商企業以某一單品類開展促銷不同,傳統企業促銷往往是從化妝品到首飾珠寶再到服裝鞋帽、3C數碼乃至餐飲等全系列的“組合拳”。從時間上的節點來看,傳統企業并不趕在“雙11”、“520”之類人為塑造的“節日”期間,而是選擇中間的節點,與電商促銷戰開“錯位戰”。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看來,百貨商場更多的發展可能是走向綜合商業體。“現在的代表是大悅城模式。大悅城里有吃穿住行、社交休閑,再加上購物,感情交流在這里是第一位的,順便來購物,這也是未來的方向。”
相關專家表示,在購物中心和商業街全面鋪開的態勢下,擴大受眾范圍,將娛樂納入到經營范圍,為更多逛街人群“一個商場逛一天”的服務,也是百貨商場的出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