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預測,未來商業競爭不再是同業的產品、服務、品牌等層面的競爭,而是信息化時代的變革推進之爭,步入信息化時代的未來企業要面對“雙線競爭”即“線上與線下”兩大戰略層面。
在當前不少傳統企業還在電商化進程中裹足不前的形勢下,O2O更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作為線下商務與互聯網結合的新模式,它解決了傳統行業電子商務化的最大困境問題。
2“電商是潮流,但要到達總缺點兒什么”求解“啞鈴結構”處處遇阻
市場嗅覺敏銳的廣東企業很早就注意電子商務的趨勢,并迅速緊跟潮流開始行動,然而,各行業的電商之路到現在都仍在探索當中。
“服裝無法標準化是阻礙網上批發的原因之一。”白馬服裝網負責人張志勇告訴記者,由于服裝的樣式千變萬化,沒有固定標準,網絡批發無法讓采購者接觸到實物,全憑批發商的圖片和游說使采購商承擔著一定的風險。這也就隱含著由于批發量太少,導致實體店家不愿意把價格降低,因為也要考慮到其他大客戶的利益。這樣,網購的價格優勢就無法顯現。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長期依賴市場交易的傳統服裝廠家很少會有心思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想在網上拿到廠家一手貨源更是難之又難。“市場上的貨都是倒來倒去的,經常去廠里跑貨的人根本沒時間上網,有的是不懂,有的是生意忙不過來,不愿意浪費時間在網上。”一位商家這樣說。
據了解,在服裝界存在著兩種廠家:生意艱難的小廠家和銷量好的大廠家。小廠家的貨品質量不高成本卻不低,由此造成產品利潤低,造成滯銷,網上銷售的多是這樣的產品。說白了,也只有這樣的產品才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走貨。而在大廠家中,除了單純做網上批發的廠家外,好銷的貨一般都被長期合作伙伴壟斷或者幾個大批發商拆分,只有不好銷的貨才可能被一般去廠里選貨的批發商接觸,通過兩三層的零批才到達網絡上。
更重要的是,線上線下的利益分配是重要阻礙。一般大廠家在全國各地都已建立完善的代理網絡,但網絡卻是一個沒有地域限制的工具,“有時候,華南總代理商的定價低于華東總代理商的定價,如果通過網絡銷售貨品,就會損害到華東總代理商利益,擾亂了原來的秩序,這也是大型廠家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張志勇說。
如何才能破解“啞鈴結構”現象?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的想法是:服裝電子商務呈現出的問題及面臨的困難,只有通過建立服裝專業的“電子商務總部基地”才能解決。他認為,培育出一批有實力的電子商務企業群,才能從中培育出本土的龍頭企業。
電子商務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三塊: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打造電子商務總部基地,可以讓三流集聚暢通起來。
服裝業只是電商“啞鈴困境”的一個縮影。在家居、建材、電子產品行業,記者聽到無數同樣的感慨。“我們都知道電子商務是潮流方向,但總覺要想達到還缺點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