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分散風險消化產能
在一種新經濟力量產生之前,沒有人知道它能釋放多大的能量,電子商務就擁有這樣的“魔力”。
10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他就任總理以來的第三次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表示,新經濟不僅僅解放了老的生產力,更主要是創造了新的生產力。中國經濟要“爬坡過坎”,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大力培育新興增長點,這樣才能使中國經濟提質增效、行穩致遠。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2)》指出,2012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8.1萬億元,同比增長31.7%,增速約為當年GDP增速的4.1倍,可見電子商務發展之迅猛。
電子商務帶來的,不僅僅是全新的消費模式,更重要的,還是它所釋放的巨大的消費能量。一直以來,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消費特別是內需不振的情況時常出現。電子商務的興起,特別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的蓬勃發展,為提振國內消費市場提供了可供選擇的新路徑。
著眼廣東,在海外市場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外需不振的情況下,大力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實際是外貿企業分散風險、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消化過剩產能的不二之選。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作為新業態的電子商務行業,獲得了來自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關注。從《關于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廣東省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再到《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意見》,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出臺將廣東經濟轉型升級引向了一條全新的快車道。
不僅僅是政策發布,廣東還準確地把握了電子商務發展趨勢,把“廣貨網上行”等活動作為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突出抓手。這其中,既有“打造一批廣東電商平臺”的雄心,也有“鼓勵支持中小企業‘上網觸電’”的決心,是以新經濟打造升級廣東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