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書到賣服裝,到服裝百貨反超圖書業務,我們用了三年時間完成了這個轉型。我們不是每個類都想做成中國第一。我也不信天貓能做到。” 當當網CEO李國慶日前在接受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旗下電視臺第一財經(CBN)采訪時如是說。
圖書品類沒有對手
在當當網CEO李國慶看來,轉型是由于圖書市場的局限性。據相關機構按圖書定價數據估算,去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約在460億到470億元,這個其中包括由新華書店晶瑩的100億元左右的中小學教材,為此李國慶認為圖書線上銷售份額有限,未來圖書業務30%的年增長率是不可持續的,因此當當需要尋求其他業務增長點。
李國慶表示:“過去當當網只賣書不賣百貨,書是盈利的,但是我們覺得我們兩千萬讀者,他不僅需要書,他需要別的,我們有這個條件,所以我們就下決心,除了書以外,也開始賣孕嬰童用品,賣家紡,賣手機電腦,賣服裝,賣食品。用了三年時間,也就是虧損了三年,完成了這個既艱苦也成功的轉型,目前當當的非書品類,也就是服裝百貨已經超過了圖書。”
當當網披露的201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當當網整體營收營收達到22.18億元,其中百貨連續三個季度超過圖書,交易額達到12.73億元,同比增長86%,圖書繼續壟斷線上市場約50%的市場份額,同時當當網虧損率大幅收窄至4.3%,創下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好業績,從以上數據來看,當當網從單一的圖書印象類電商向綜合購物中心的轉型已經實現,而對于立身之本的圖書業務,李國慶似乎并沒有過多的擔憂。
李國慶透露,目前在全國圖書市場,兒童書一半的份額是當當網的,兒童書之外的其他一般書當當也占了35%左右的份額,有些品類像社科、生活、小說則占到了40%。當當有很多采購策略,比如獨家包銷出版社的書,由于解決了出版社的積壓問題,所以出版社也給當當降低了很多折扣,這樣一來當當圖書的毛利空間大增。
對于老對手亞馬遜,當當更是有著長達到8年多的抗戰經驗。亞馬遜的電子書閱讀器正式在中國上市后,會改變目前這種競爭格局嗎?李國慶認為不會:“在紙書上,我們跟亞馬遜打了九年,始終壓制它,它大概是我們銷售額的一半。亞馬遜推出了kindle,我們也推出了都看,而且我們價格還比它的便宜,性能比它還多。但是我們認為kindle閱讀器不是中國數字閱讀的主流,數字閱讀主流還是手機。”
據李國慶所說,目前做電子書閱讀器,不管是當當還是亞馬遜,都不是靠硬件賺錢,而是希望用戶下載電子書,來獲取盈利。他認為,還需要三年時間來培育電子書市場。
服裝百貨反超圖書
如今當當一方面試圖保持在線圖書銷售領軍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服裝百貨品類,當當上一季度的增速達到85%,高于電商行業約50%的平均水平。同時圍繞服裝品類,當當網還推出尾貨甩賣頻道尾品匯,由此讓當當股價在半年內,從3美元左右漲至10美元。李國慶透露,今年服裝品類的銷售目標是30億元,五年內繼續達到60億元,然后將開始引入獨立設計師品牌,做些小而美的嘗試。
李國慶對于開放平臺的招商有著自己的標準,“我們堅持綜合中高端,堅持做精品服裝百貨,而不是說有銷售額,有利潤咱們就干,堅決不,這樣有別于什么都做的那些大型的網上購物中心,我們做精品。”
當當原本圖書業務的忠實白領用戶,是當當服裝業績想要爭取轉化的對象。根據李國慶統計,目前只有20%買過書的活躍用戶買過服裝,而在服裝品類的用戶有50%來自原有用戶轉化,還有50%是用高費用爭取而來的新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