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面料企業都在尋找生存發展的制勝法寶,而自主研發無疑是企業能夠在競爭中贏得主動,積極應對當前經濟形勢,把握轉型升級機遇,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并不斷做大做強的關鍵。
如何能夠走好自主研發之路?針對這個話題,本次我們邀請了6家面料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請他們談談企業在進行自主研發時所經歷的酸甜苦辣與大家分享。
前期投入是基石
山東岱銀:產學研合作擬定優勢
企業與東華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都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并開展了新型紡紗技術的研究。此外,企業還與東華大學、山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采用聯合辦學形式進行本科、專科的教育,與山東大學、北京大學聯合創辦emba課程,目前已培訓200余人。
高密富源:制定高效的研發機制
近年來,企業制定了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主導的研發機制,組建了高效的跨部門研發項目團隊。與此同時,為了充分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保障研發工作的高效運作,提高研發體系的整體績效,企業還建立起了與研發流程和研發項目管理體系相適應的研發組織及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包括研發體系的組織架構,研發人員的培養,研發人員的薪酬管理以及研發人員的鼓勵機制等。
湖州永昌:五大舉措聯動促發展
企業在前期投入方面將繼續做到以下五點保障:一是資金保障,企業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將不少于200萬元;二管理保障,研發人員將直接接觸客戶,充分了解市場需求;三是設備保障,企業將投入專業的設計軟件、打樣機、小樣染色機、對色燈箱以及其他檢測儀器等設施,同時建立色紗、特種紗線庫;四是信息保障,企業會派研發人員參觀展會、博物館、商場、秀場等,同時為他們訂閱時尚雜志和網站,使研發人員能夠第一時間掌握時尚的潮流資訊;五是產學研合作,企業同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美院、浙江科技學院和蘇州大學等多家院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
吳江福華:投入產出良性循環
除了將每年的銷售額提出約3%用于進行新產品的開發與技術創新外,企業還組建了跨部門的研發團隊,集中銷售、采購、研發、生產、質檢等方面的主要力量和技術骨干進行合作。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前期投入,使得企業每年都能夠開發出400多個面料新品,這些產品在當年的銷售占比年年提升。
吳江錦通:三破三立助推改革
企業多年來一直倡導員工做到“三破三立”。一要破除強調客觀、無所作為的畏難心態,樹立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拼搏精神;二要破除墨守成規的保守心態,樹立敢為人先、創新創業的開拓精神;三要破除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自滿心態,樹立與時俱進、敢于超越的時代精神。正是在這種良好風氣的帶動下,企業才能夠積極穩妥地推進內部改革,在良性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山東華紡:業務與技術巧妙融合
企業的自主研發主要是將業務與技術相結合,所謂自主研發絕不是閉門造車,研發人員要先結合市場、趨勢、客戶反饋等信息提出研發方向,再經過與各方面人員的反復溝通后才能最終確定新品品類。此外,企業每年將200~300萬元的資金投入在人才培養、學習資料、硬件配置等多方面,開發品種達百余個。
編輯點評:前期投入是企業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自主研發的基石。從企業負責人的分享來看,穩定的資金保障、積極的產學研合作、高效的研發機制、前沿的流行資訊、良好的團隊風氣和跨部門的研發團隊等都是企業在進行前期投入時的主要方向。
設計團隊打前鋒
山東華紡:以綜合性團隊提升效率
企業的研發設計團隊是由設計師、市場拓展員和技術人員三部分組成。市場拓展員會根據市場的方向向設計師反饋信息,而設計師則結合當季的流行趨勢,與上下游產業溝通,確立具體方案,最后再由技術人員結合生產情況進行落實生產。
山東岱銀:在各大展會中汲取靈感
為了啟發設計研發人員的創作靈感,使他們能夠開發出更加符合流行趨勢和市場需求的面料產品,企業會定期安排他們參加中國國際面料展、pv展和法國texworld面料展等國內外各大展會。
高密富源:從前沿資訊中確立方向
企業會安排研發人員收集國內外展會、發布會的潮流資訊,組織他們定期瀏覽各大流行趨勢網站,并依據這些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挑選、從而確立下一步的研發重點,集中力量有選擇性地進行新品的設計研發。
技術支持做后盾
吳江福華:優質設備保障技術發展
企業擁有錦綸原料生產設備、cad設計系統、快速出樣設備、小樣液流染機和新型組合整經機等高品質的設備以及配套的物檢、成檢實驗室,為企業自主研發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