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白走的則是以職業裝團購為主、零售市場為輔的戰略發展道路。2013年上半年,實現職業裝收入25448.32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86.65%,實現零售收入3922.16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13.35%。2013年3月,喬治白參加了chic2013,深入推廣“職業裝第一股”的概念。同時,進一步推進了“時尚職業裝+差異化產品”的營銷策略,積極滿足客戶需求,取得良好效果。
面對近乎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大楊創世以高端定制業務為突破口,全力開拓國內外定制市場。2013年上半年,國內創世高級定制繼續拓展,美國子公司“t-by-trands”單量單裁項目北美市場的合作店面已突破100家,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渠道建設:致力精細化運營
從服裝上市公司半年報中不難發現,在渠道建設方面,主要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調整經營節奏,從以往的渠道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并進一步深耕二、三線市場;二是更加重視直營店建設,通過直營體系的建設不斷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三是大力開拓新興渠道,如電子商務、shopping mall、買手店等。
在“商品拉動,精耕門店,實現盈利性增長”的年度指導思想下,九牧王將資源聚焦于“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組織能力;提升直營店盈利能力;提升加盟商盈利能力”。2013年上半年,受國內終端市場消費持續低迷影響,該公司營銷渠道建設緩慢,并關閉了部分效益較差的銷售終端。
九牧王逐步從發展初期依靠商場為主的模式發展為商場與專賣店兩翼齊飛的模式,并向二、三線城市持續拓展。截至2013年6月底,九牧王銷售終端數為3205家,較年初減少了59家。其中,直營終端736家,加盟終端2469家;商場終端數量達到1749個,專賣店終端數量為1456個。
探路者同樣注重加強對現有渠道店鋪的改造升級和對二線城市及經濟發達地區的三線城市市場的渠道開拓,進一步提升線下店鋪的零售運營管理能力,增強其在產品體驗、形象展示等方面的核心職能。截至2013年6月底,探路者線下連鎖經營店鋪總數已達1535家,較2012年底凈新開店140家;其中按店鋪性質劃分,直營店192家,加盟店1343家。
在線上業務發展方面,探路者采用線上線下差異化的產品策略,根據線上消費群體的特點設計推出僅在線上銷售的特供款產品;同時,探路者在淘寶網推出線上產品分銷平臺,積極發展線上分銷業務,并通過后臺系統對于線上產品價格等核心內容進行精確管控。2013年上半年,探路者電子商務業務收入達7122.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5.62%。
卡奴迪路則在拓展自有品牌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品牌代理、著手建設三線城市高端精品買手店、大力發展團購定制和港澳業務,實現了2013年上半年業績的穩步增長。截至2013年6月底,卡奴迪路在全國(包含港澳地區)共開設了營銷終端門店共計502家,其中直營店331家(含國際品牌代理店25家、機場店22家、港澳店8家),加盟店171家。
為適應終端市場環境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購物中心及shopping mall的興起,卡奴迪路層積極探索渠道拓展的新模式。在澳門金沙城品牌集合店成功的基礎上,擬引入品牌集合大店和品牌集合店模式,嘗試把不同品類和品牌的商品由專業買手組合到同一店面中,從而形成單品牌店、品牌集合店、品牌集合大店的多層次營銷網絡體系。卡奴迪路在廣州太古匯、澳門金沙城等高端shopping mall里打造品牌集合店,而衡陽高端精品買手店則是品牌集合大店的首次嘗試。
朗姿股份的自營模式銷售比重進一步提升,占總收入76.94%的自營店開店成本較高,但減少了流通環節,更便于控制和管理,對穩定銷售渠道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很重要的作用。截至2013年6月底,朗姿股份共有銷售終端550家,其中自營店317家,經銷店233家。
雅戈爾也以自營模式為渠道拓展的主線,并以特許加盟和團購業務形成有效補充,形成一個基本覆蓋全國的多元化營銷網絡體系,成為支撐品牌發展、提升品牌價值的核心競爭力。截至2013年6月底,雅戈爾擁有各品牌零售網點2786家,較年初凈增67家,其中自營的商場網點、專賣店網點合計2334家,占比達83.78%。
庫存消化:逐步降至合理區間
服裝企業的庫存問題一度備受關注,也將服裝行業推到風口浪尖上。雖含有夸大成分,但很多服裝上市公司仍積極面對,深入分析問題所在,不斷嘗試解決之道。堅持下大力氣瘦身,多措并舉,取得的成效日益顯著。
盡管美邦服飾半年報數據并不樂觀,但其中不乏亮點。首先就是外界一直關注的庫存問題。得益于新品競爭力的提高和老品的有效消化,截至2013年6月底,美邦服飾存貨余額約為15億元,較年初減少約5億元,其中一年以內的貨品占比較高。這與其每年約90億元的銷售額相比,庫存比例已進入合理區間。在新品競爭力提高方面,截至6月30日,美邦服飾2013年春季產品動銷率達83%,2013年夏季產品動銷率達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