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企多涉足工業地產
最近幾年,重慶服裝企業也開始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
以夢之詩、衣緹等品牌獨領重慶女裝市場的重慶睿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009年投資5800萬元在空港新城新建設睿誠服飾工業園;去年年底,天派制衣、文君等品牌開始在現有的回興服裝城基礎上,搭建一個集出產加工、銷售、品牌孵化于一體的工業鏈集群,甚至還將逐步涉及出口商業、電子商務等業務,向服裝商貿跨界;今年1月,雨貝爾、阿莎貝佳、小辣妹等28家重慶服裝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投資服務平臺重慶尚盟實業有限公司,重點打造“西部時裝產業園”……
“傳統的服裝生產加工其實利潤很薄,只有10%左右。”昨日,天派制衣董事長曹毅向商報記者介紹,重慶服裝產業發展相對較晚,很多本土服裝企業都是處于傳統的制造加工階段,要做大做強就只有轉型,向商貿等多領域發展。這樣做,不但不會造成“空心化”,反而會對產業鏈形成補充。
“真正跨界發展的不多,多為涉足上下游產業鏈的工業地產。”市輕紡服裝商會秘書長李勇昨日向商報記者介紹,重慶服裝企業正處于大力創品牌的階段,橫向的跨界比較少見,主要是借服裝產業西進的機遇,大力發展工業地產,目前還沒有出現“空心化”現象。但在企業積累了一定資金、行業利潤下滑的情況下,圍繞產業本身的適當多元化擴張,不失為傳統服裝企業轉型的一個方向。
專家建議
“企業品牌”是核心
一方面是發展副業,另一方面是主業“受傷”,服裝企業應該如何平衡主業和副業的關系?在服裝品牌營銷專家艾浪滔看來,共同圍繞“企業品牌”做文章是問題的關鍵。
“服企多元化發展,一方面是做服裝相關產品,或者是主業穩定以后,向產業鏈的上下游擴展,發展副業。另一方面是進軍與服裝不相干、跨度大的行業。”艾浪滔表示,不管主業、副業是采用同一品牌戰略,還是多品牌戰略,企業必須要有一個核心的“企業品牌”,這是主業副業共同的核心。
艾浪滔表示,企業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首先要圍繞“企業品牌”這個核心,來明確主業、副業的戰略定位,確定各自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讓主業、副業扮演各自合適的角色。
中國服裝協會專家顧問團成員、服裝品牌經營戰略專家閔光亞則認為,有些企業靠主業賺的是吆喝,靠副業賺的才是真正的利潤。但企業要意識到,主業創造的品牌、樹立的形象,也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品牌的影響力主要來自實業,因此企業一定要有“實業至上”的意識,把自己的服裝真正當作百年品牌來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