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轉基因“頂包”真相 收儲制度致國內外巨大價差
“我們正在配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逐一核查,如果發現企業有違規收儲轉基因菜籽油,會對其采取取消收儲資格、收回不當得利、列入‘黑名單’并給予行政處罰等措施。”10月31日,中儲糧總公司相關人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嚴禁將進口油菜籽加工后作為國家臨時存儲油入庫。但是,我國現行托市收儲制度存在的監管漏洞,以及國內外油菜籽的巨大價差,均留給違規企業巨大的牟利空間。
因此,受訪專家認為,處罰一兩家企業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解決的根本路徑在于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和直接補貼,但當務之急是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差價補貼取代現有的收儲制度。
污染調查
中儲糧對低價進口菜籽油污染國儲庫的調查已開展數月,近日發布的公告表明存在企業違規情況。
“自從8月末以來,中儲糧總公司通過臨儲菜籽油驗收檢查、專項檢查,以及財政專員辦等有關部門的檢查,對臨儲菜籽油收購的政策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核查。”上述中儲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中儲糧日前公告稱,經過前期檢查,在湖北、湖南、四川三省共發現3個方面問題,涉及企業16家。其中,違反收購政策、將進口油菜籽摻入臨儲庫存的企業有2家,共發現將1477噸進口菜籽油混入臨儲庫存,這兩家企業均為委托收儲企業。
本報記者采訪獲悉,目前上述兩家企業涉及臨儲油菜籽已全部退出臨儲庫存,地方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也對其進行了處罰。
上述中儲糧人士表示,由于油菜籽不宜長期存儲,所以要加工成菜籽油,由于中儲糧總公司自身沒有菜籽油加工能力,所以臨儲菜籽油收購就采取委托地方糧油加工企業收購、加工的辦法,但卻在這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有些企業加工用的是進口油菜籽。
對于媒體和社會關注的進口轉基因菜籽油污染國家臨儲菜籽油庫存的問題,中儲糧總公司表示,“目前是不存在的。”對于已經出現的混入問題,中儲糧已經將整罐全部退出臨儲庫存,確保國家臨儲菜籽油全部是國產非轉基因菜籽油。
此外,中儲糧在檢查中還發現收購政策執行不嚴格、基礎管理薄弱和不規范等問題。
“收儲包括很多環節,業務比較復雜,哪個過程都可能存在問題。進口菜籽油流入國儲庫,有企業違規的原因,但也有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上述中儲糧人士如是說。
針對這些問題,中儲糧總公司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對涉及到中儲糧直屬企業的違紀違規行為,將依規嚴肅處理。
流入路徑
不過,對于進口菜籽油如何流入國儲庫,中儲糧并未給出詳細解釋,兩家被查處的企業也沒有披露名單。
據《湖北日報》稱,10月29日,湖北省糧食局通報:涉案鄂企是中紡農業湖北有限公司。該公司于今年7月從天門貿易商手中購買了994.57噸“加拿大一號”菜籽油,并避開監管將菜籽油摻入油庫中。目前,該公司法人已被就地免職,公司糧食收購資格被暫停。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并未在湖北省糧食局網站上查到相關通報。但據湖北農業部門一位人士透露“確有其事”,執行的部門是荊州市糧食局。
據該人士介紹,荊州市糧食局案件評審委員會已經作出了暫停中紡農業湖北有限公司《糧食收購許可證》資格的決定,而中儲糧荊州直屬庫也取消了該公司2013年國家臨儲油委托收購業務的資格。
“中紡農業湖北有限公司表示接受處罰決定,已于9月6日開始陸續向委托方中儲糧荊州直屬庫退還收購資金,截至9月10日已退清6789萬元收購款,15萬元罰金已上繳財政專戶。”該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