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堅信自己能開啟體育用品行業的“黃金新十年”。在其看來,安踏的發展歷程可用三個十年來劃分。第一個十年,做運動鞋OEM生產,做到10億元的規模;第二個十年,做品牌批發,安踏實現近100億的規模。第三個十年則是黃金新十年。
堅定其信心的是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巨大潛力。中國當前體育產業僅占GDP的0.5%,美國則為4%。中國人均不到0.5雙運動鞋,而美國達到了4雙。丁認為經濟高速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升,這一系列的利好因素,都將給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帶來巨大的機會。
如此樂觀頗為難得。此時正值體育用品行業的低谷,安踏將以往粗放的品牌批發模式升級為精細化的品牌零售模式。令人稱奇的是即使深處低谷,安踏仍擁有41.7%的毛利率,這在業內頗為罕見。資本市場一度對此亦反應強烈。穩扎穩打的安踏市值一度相當于同在香港上市的李寧、特步、匹克和361度四家品牌市值總和。
安踏的跨越令人驚嘆—幾年前,它還是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的追隨者。但未來丁則希望超脫競爭,他將安踏的品牌清晰定位為“不做中國的耐克,而要做世界的安踏。”在運營模式上,安踏的做法也頗為與眾不同。耐克、李寧等均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將產品制造和零售分銷業務外包,自身專注設計研發和市場推廣。安踏則采取的是垂直整合業務模式,設計、開發、部分制造及營銷都由自身完成。
安踏也并未仿效耐克、阿迪達斯的產品高溢價模式,而是堅持“實用至上”,在過去幾年,安踏由此躋身為備受矚目的行業領袖。“簡單復制國際品牌的模式,不可能成功,我們必須找到屬于自己的模式,商業模式的創新才是最大的差異化競爭。”安踏品牌總裁鄭捷對《環球企業家》說。
在鄭捷看來,掌握行業最先進的技術制造出高科技的產品乃是安踏差異化破局的關鍵。他在內部強調創新是安踏發展的原動力,科技創新更是重中之重。2005年,安踏斥資三千多萬元在國內成立運動科學實驗室,致力于運動力學的研究及產品研發,安踏藉此成為國內運動品牌中首個擁有獨立科學實驗室的公司。時至今日,安踏產品研發的銷售占比2013年已上升到4%,接近1.7億元,這一數字也高居業內首位。
實用至上
走進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映入眼簾的便是擺放整齊的鞋模、鞋楦以及各種精密設備,比如腳型掃描儀、耐折試驗機、鞋底花紋摩擦測試機等。安踏將其研究分為基礎研究和專業領域研究兩類。基礎研究包括鞋相關的標準、產品舒適性等;專業領域研究包括新材料、新科技的研發,主要集中在跑步、籃球、網球、戶外的鞋和服裝的研究上。
通過招兵買馬和加大投入,安踏的研發團隊日趨完善,在運動生物力學、人體力學、運動學、生理學、材料學等科研領域均有深入布局,每個領域的研發主管均有超過十年的從業經歷。
成立近十年來,科學實驗室成績斐然。目前中國運動科學用品配件標準三分之一出自于此。時至今日,該實驗室擁有40多項國家專利技術,在此其間,誕生的磁芯減震技術籃球鞋、彈力膠籃球鞋和跑鞋、柔軟柱跑鞋、水泥殺手超耐磨籃球鞋等多款產品暢銷不衰。
上述明星產品誕生的基石乃是扎實的基礎數據。在實驗室內,鞋模均由技術人員利用腳型掃描儀分析計算而成,通過對足部進行三維掃描,再利用分析軟件分析腳型,安踏最終開發出新楦型。安踏借此建立起自身完善的數據資料庫,其中包括一些專業運動員的腳型數據資料。
這些貌不驚人的數據曾開國內風氣之先。在此之前,國內所采用的鞋楦、鞋號標準均由歐美引進,但其數據并不符合中國人腳型特點。為此,安踏的技術團隊曾在全國20多個城市做過兩萬人腳型測量調研工作,以此推動鞋楦新標準的制定。
豐富的資源投入和人才儲備為安踏注入了活力。彈力膠、柔軟柱、能量環、呼吸網等科技產品已經成為安踏重要的利潤來源。與此同時,高技術含量的創新產品也令其品牌美譽度大增。
- 市場地位聲明:萬事利,絲綢全國銷量第一2025.07.07
- 村田推出面向工業設備的數字三軸 MEMS 加速度傳感器 SCA3400 系列2025.06.26
- 潮流文化評論 – 從聯名到出圈,EGOZARU打造籃球生活方式IP 怪獸聯名:從球場躍入二次元 運動2025.06.20
- UTO貼身層保暖速干衣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2025.06.05
- Volumental首席營銷官分享他的零售商業第一課:與青年科比的合作讓我領悟了商業和生活的真諦2025.02.10
- 新春“領杭”,閃耀延安路!雅戈爾杭州時尚體驗館開業2025.01.20
- 降低制造業物流成本,跨越速運交出“跨越式”答卷2025.01.06
- 進入第16年,雙11還賣得動嗎?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