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的努力
在2013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上,共有包括愛慕、波司登在內的10家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這是行業連續舉辦的第五次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公共平臺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以來,共有將近50家紡織服裝企業發布了超過180份社會責任報告,其中近半數報告通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聯合發布會平臺發布,50余份報告通過獨立驗證或鑒證,這使得紡織服裝行業不僅成為中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份數最多的制造業行業,同時也成為社會責任報告驗證比例最高的行業。
近年來,非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報告漸成氣候。根據某研究機構的統計,2012年,中國非企業組織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數量激增至181份。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中國非企業組織開展社會責任報告的實踐先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06年發布的《2006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是中國的第一份非企業組織社會責任報告。此后的三年間,中國每年都是有且只有一份非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報告,即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布的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直到2009年,中國才在一年中見到了5份非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報告,而其中的兩份也是來自紡織服裝行業,一份是當年的行業社會責任年報,另一份則是中國的第一份產業集群社會責任報告《2008浙江省平湖市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
在今年的年會上,有7家產業集群聯合發布了其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包括: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省石獅市、中國女裝名鎮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中國面料名鎮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中國絲綢名鎮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中國經編名鎮浙江省海寧經編產業園區、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以及中國織造名鎮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
根據保守估計,這七個產業集群的報告涵蓋了4000億元以上的紡織服裝業產值,超過18000家紡織服裝企業,以及約70萬紡織服裝行業員工。
“作為產業集中發展的區域,產業集群實際上比單個企業具有更為重要的社會責任影響,這也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積極促動產業集群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主要原因。”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表示。
作為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體系的重要推動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2012年進行了大量社會責任實踐工作,持續推進行業企業開展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并通過“負責任”生產工作機制向全球供應鏈推介優秀紡織服裝企業,引導供應鏈各利益相關方關注產品本身的同時認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責任表現。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還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包括BSCI、SA8000、WRAP和Solidaridad等社會責任體系開展了促進體系間合作的多利益相關方咨議項目,以期強化社會責任體系之間的一致性,減少重復工作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壓力。
“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全球企業提升競爭力和企業品質的核心要素,”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王天凱在會上發言說,“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將在規范企業的內部管理,積極開展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交流的基礎上,與各個利益相關方攜手探討有效的合作機制,促進產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分享優秀報告企業的先進經驗,鼓勵更多企業將社會責任工作融入企業戰略和日常管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對各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進行數據分析和質量評測的基礎上,對此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10家企業分別授以不同獎項,但正如高德康所言,“編寫社會責任報告不是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全面導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在企業內部形成‘責任創新、持續發展’的共識,促進企業與利益相關方的和諧關系,進而實現商業和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美麗紡織,責任發展”是本屆年會的主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指出,“美麗紡織也必須是負責任的紡織,對于行業而言,負責任的企業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實現美麗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他因此斷言,“美麗中國正當其時,社會責任各有其所,中國夢想必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