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財富》(中文版)發布了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李寧此役慘敗,不但被安踏超越,而且還徹底跌出500強。據財富中文網報道,‘今年中國500強上榜的銷售額門檻繼續提高到72.5億元。’而2012年李寧公司銷售額下降24.5%至67.4億元,因此與排行榜失之交臂。面對庫存過剩、渠道過度擴張等一系列問題,李寧公司在2012年推出了變革計劃,但效果如何只能走著瞧了。
公司改革成效堪憂 重返榜單遙遙無期
7月16日,《財富》(中文版)發布了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李寧此役慘敗,不但被安踏超越,而且還徹底跌出500強。據財富中文網報道,‘今年中國500強上榜的銷售額門檻繼續提高到72.5億元。’而2012年李寧公司銷售額下降24.5%至67.4億元,因此與排行榜失之交臂。面對庫存過剩、渠道過度擴張等一系列問題,李寧公司在2012年推出了變革計劃,但效果如何只能走著瞧了。
試水:“快體育”
李寧公司一再強調“專注體育”。2009年12月,“2008-2009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評選頒獎典禮”上,李寧公司前首席運營官郭建新稱,李寧公司一直專注于體育;2010年4月,李寧收購快意節能時,其公司新聞發言人稱,李寧公司仍專注于體育。2012年10月,李寧公司因與非凡中國交換股權,受到“向房地產轉型”的質疑時,李寧稱“專注體育目標不變”。李寧公司創始人李寧此前回應公司跌出500強時表示,李寧公司將專注體育。
據了解,中國消費者對于專業體育用品的消費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可支配收入占比均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現實環境決定了消費心態,就目前消費者消費能力以及消費環境而言,沒有必要消費專業體育。取而代之,更受市場歡迎的是兼具時尚、休閑、運動等多種元素的服裝。
2010年6月,李寧公司因其產品實際消費群體年齡偏大、希望吸引更年輕的消費群體,開啟了品牌重塑運動:將之前的LOGO升級為“李寧公司交叉動作”的新LOGO;同時為了吸引90后,李寧主推“90后李寧公司”。智研堂合伙人、品牌定位專家吳春芳對新金融記者表示,他對李寧品牌年輕化并不看好。“李寧公司的名字就是問題。‘李寧’本就代表了老運動員,錯過了‘李寧體育精神’的一致性營銷傳播。”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他表示:“枯枝敗葉有時候應該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