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阿迪達斯和耐克面臨類似的“中國式”困惑,但采取的應對策略似乎更積極。一方面,坐擁Y3這樣的高端時尚品牌,加大三葉草品牌在時尚領域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迅速推出低價產品,以謀求中國的增量市場。
盡管耐克也在時尚領域有所發力,比如把“噴”(耐克經典籃球鞋)不斷復刻而且掛歸到旗下的時尚產品系列,但核心依然圍繞運動。黃湘燕表示:“我們希望別人說耐克很酷,很時尚,但前提是一個很酷、時尚的運動品牌。如果外界說我們堅守運動這一點比較保守,我們不介意。”
耐克官方針對中國市場下滑開出的“馬拉松”藥方,核心依然是運動本身,可以歸納為兩點:科技創新與服務。前者是立足于全球的企業戰略,后者則需要對中國市場進行特別強化。
7月16日,耐克在美國俄勒岡州比弗頓的總部發布了四項創新科技及新產品。新產品的設計理念基于耐克提出的“NATURE AMPLIFIED(激發潛能)”,即通過收集科學數據,通過對運動員狀態的體察,探索身體的自然律動,實體為Nike+平臺。其中Nike Free Flyknit跑鞋融合了Nike Flyknit鞋面科技與Nike Free鞋底科技,不久將在中國上市。
上述聽上去很玄乎的名詞是耐克近年來最重要的創新——其不斷在科技、設計、成本、性能、舒適度、營銷這些要素中尋找平衡。如Nike Flyknit就是利用新技術在維持性能和價格的基礎上大幅度節省材料(成本)。中國消費者可能更熟悉Nike+,一個融合了芯片、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社交的運動檢測平臺。當然,一款“芯片版”運動鞋的售價也比普通版要高。
缺乏運動和健身文化的中國消費者會不會接受Nike+?黃湘燕表示:“比起美國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對智能終端、先進科技的喜好要更強。”至于服務,相比北美市場,耐克需要在中國賦予其更多含義,其中最核心的命題是:如何“MOVE CHINA”——讓中國動起來。耐克將在中國開展一個夏日之夜活動,以上海、北京、廣州為核心向全國輻射,選取社區附近的運動場所并打造為城市運動熱點,鼓勵青少年在晚上離開電視電腦去運動。耐克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副總裁司馬裴強調:“和以往更關注那些熱愛運動的孩子不同,我們更鼓勵那些平時遠離運動的孩子,并且試圖激勵他們通過社交媒體互相鼓勵和分享。”
而零售終端的改變盡管被外界視作縮減成本之舉,耐克官方堅稱這是“服務”中的一環。正如三里屯耐克店的改造,實際上是和原中關村的耐克店做了“資源的重新整合和分配”——調整完成后,三里屯店將作為北京第一家專門的跑步品類體驗店,而中關村店將作為全球第一家專門的籃球品類體驗店。
黃湘燕表示:“中國的體育市場貌似飽和,但如何深度發展,是一個新命題。品類體驗店是個嘗試。我們希望消費者可以獲得與這項運動相關的專業產品、專業意見、訓練方法、技術咨詢、運動文化和休閑時尚產品,更重要的是可以親身體驗,增進對運動的更深入理解和參與。”
步入耐克的北京三里屯店,盡管面積和品類都比過去大幅縮水,但看著店內的跑步機,以及有健身房感覺的員工鞋柜、墻上跑步愛好者的照片和留言,感覺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