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GXG1200多個零售網點中有70%以上分布在主流百貨商場及購物中心,與國內如銀泰、百盛等主要百貨都有戰略合作,并且至少占據這些渠道同品類前三名的位置。丁酉林分析,收購了GXG以后,相當于掌握了其商場的資源,“這樣如果未來森馬的其他品牌進入商場就方便多了”。
在他看來,渠道的稀缺性是行業的共識,“一二線城市大商場是有限的,全國那么多品牌都想進去,而森馬通過這種方式就可能更方便地占有這個稀缺的渠道資源”。
高溢價之憂
近20天的停牌之后,6月19日,伴隨著議案的公布,復牌伊始,森馬股價便連續重挫,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4.88%,蒸發了24.59億元市值。
雖然,此議案只是表達雙方股權轉讓和收購意愿的初步商談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但股價大跌似乎已經表明,投資者并不看好這一溢價超過10倍的交易。
對于股價下跌,鄭洪偉表示,一方面,“森馬服飾停牌后,二級市場開始了調整,大盤指數從2325點下降了約250個點,這種下跌也會對森馬股價造成一定影響”。更本質的是,6月19日議案的公布,“相關背景材料十分有限,導致部分投資者對此次收購的情況缺乏了解”。
他還指出,對應GXG2013年度的市盈率,本次收購是不高于12倍的;對應2015年的市盈率,將不高于8倍。在目前服裝板塊平均15倍市盈率的情況下,這應該是比較好的收購價格,溢價10倍時之收購額與凈資產相比,在品牌服飾企業均為輕資產高盈利的公司,所以,品牌企業的收購比一般行業的收購凈資產的溢價都有顯著提高。關鍵還是要看未來的盈利和收購市盈率。
對于還未看到的未來,至少目前在部分投資者看來這筆交易并不劃算。
一直以來,GXG是業界公認的一匹黑馬,其從2007年才開始在中國正式運營,到2011年底終端銷售業績達到26億元。雖然這些光環仍在,但前述業內人士也表示,“GXG前幾年做得相當好,但可能是發展遇到瓶頸了,這兩年開始下滑了”。
議案中也提示,“中哲慕尚主營業務受到宏觀經濟、市場需求、市場競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持續盈利能力存在下降的風險,公司收購溢價形成的商譽存在減值的不確定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中哲集團董事長楊和榮在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市是我們下一步公司戰略里面要考慮的一條道路”。不到一年時間,他已將旗下的品牌GXG拱手讓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