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2012年,海瀾之家披露的高達38億的存貨,卻被外界視為其供應鏈管理之中的最大隱患。但周建平強調說,“我自己是沒有庫存的,我的庫存,實際上是供應商的。”并且,在他看來,海瀾之家的庫存計算方式,與國內其它服裝企業也完全不同。“其它品牌,是把產品賣給分銷商,把貨壓到地區總代理手里,這樣的話,品牌方就沒有庫存了。而我的庫存,是所有門店庫存和總部庫存的總和。”
海瀾之家董秘張曉帆解釋說,海瀾之家與供應商之間,是一種“可退貨的代銷”關系,“這些‘可退貨’,完全可以退給供應商”。據了解,目前,海瀾之家平均會將約20%的尾貨(滯銷商品)退還給供應商。
但在周建平看來,這并不會造成供應商的反彈。“這10-20%的退貨,我在跟供貨商確定進貨價時,已經考慮進去了。基本上,我們的進貨價,是供貨商的成本價加50%的毛利,只要賣掉80%的貨品,它的毛利就有15%到20%。這個公式是定死的。它已經把錢賺回來了,就是把這些尾貨扔掉也沒關系。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哪個供應商還會來跟我合作?”
即便面對外界的一片質疑,周建平依然堅稱:“我認為,我們的庫存是非常合理的。什么是合理,我的供應商能賺錢,我的加盟商能賺錢,我品牌方能賺錢,這就是合理。”
當然,2012年之后,海瀾之家實際上已經加快了“去庫存化”進程。截至2013年上半年,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的背景下,其存貨卻從2012年底的44.57億減少至38.52億,而存貨在總資產中的占比,也下降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