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服裝,退而求其次是可行的,因為它們的銷售周期比較長。但是快時尚的服裝如果不能做到“勤進快銷”,過時貶值的速度非常快,極容易導致打折也很難銷售掉的死庫存。
可見,學習ZARA,各種速度可以逐漸提高,但目前的經營體系,卻天然地排斥著ZARA式的快時尚。
ZARA也并非是“零庫存”,它同樣有賣不出去的款式,同樣不能百分百確定某款衣服一定有銷量,而是采取款多量少的策略,有效分解了庫存風險即便是一件賣不掉的款式,也不會造成太多庫存積壓。反之,即便是前景再好的款式,寧可不賺那爆款的錢,也不大量生產大量補貨,以防一朝踏錯產生積壓??梢姡琙ARA控制風險方法是:不追求在某些款式上獲得大的收益,而是在所有款式上盡量做到“勤進快銷”。
國內快時尚服裝企業與此截然相反,訂貨制下的服裝零售店無法做到“勤進快銷”,指望提前下單中的某幾款能夠在銷售季獲得大收益,對沖市場風險。當爆款不再“爆”的時候,庫存風險就不可避免地來了。
看來,學ZARA,僅僅學到供應鏈上的速度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學習ZARA平攤行業風險和收益的理念,也許才是需要認真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