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雙11,不少電商平臺又創了銷售紀錄。重慶智匯電子商務規劃研究院發布消息稱,根據在雙11期間針對部分第三方平臺和重點樣本企業的監測測算,全市11月1日~11日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約為50.8億元。其中,雙11當日網絡零售額達15億元左右,環比增加60.8%,同比增加55%。
實物型網絡零售額占比超9成
雙11期間,重慶實物型網絡零售額約為48.2億元,占比94.8%;服務型網絡零售額約為2.7億元,占比5.2%。
熱銷類目排名中,服裝服飾行業第一,網絡零售額約為12.53億元,占全行業比例為24.6%,其中,服裝類產品銷售占比62.7%,毛呢外套、羽絨服、中老年女裝為銷售爆品。
食品保健行業第二,網絡零售額約為9.7億元,占全行業比例為19.1%;其中生鮮蔬菜產品銷售占比42%,土豆、檸檬、羊肉、奇異果等產品為銷售爆品。
本地生活行業第三,網絡零售額約為5.74億元,占全行業比例為11.2%;其中美食類產品占比41.5%。
就區域看,全市雙11期間,網絡零售額排名前五位為渝北區、九龍坡區、江北區、渝中區、南岸區。
其中,渝北區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約11.27億元,占比為22%;九龍坡區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約8.29億元,占比16%;江北區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約7.57億元,占比15%。
而據包裹發往地數據顯示,我市網銷產品主要銷往華北、華南、華東各地。
重慶僅有一家企業銷售額過億
今年雙11期間,全國共有18萬個品牌參與,雙11當日共有237個品牌在天貓成交額過億,“億元俱樂部”品牌同比增加29.53%。在全國網銷品牌能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重慶進入“億元俱樂部”的品牌僅瑪格一家。
智匯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說明我市至少當前對網絡商品品牌建設缺乏力度,在適銷對路網貨的生產組織和營銷組織上還有欠缺,網貨的規模化生產力不足,在網絡品牌能力建設上,重慶尚需努力。
同時,重慶人雙11當天購買金額穩居全國第7位,從全網銷售額或快遞包裹數量的進出比來看,重慶都是買多賣少,進多出少,當前重慶網購逆差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重慶實物型網店超過了13萬家
智匯研究監測顯示,截至目前,我市有網絡店鋪超百萬家。其中,全市實物型網絡店鋪136954家,服務型網絡店鋪1001546家。
不過,當前我市網店還存在規模較小、區域發展仍然不平衡等問題。
以實物店鋪的分布為例,當前淘寶C店有18445家,淘寶企業店鋪2517家,天貓店鋪僅535家,淘寶全球購店鋪180家,京東店鋪1040家,蘇寧易購店鋪122家,慧聰店鋪113955家。
就區域分布看,全市網絡店鋪主要集中在渝北區、江北區、九龍坡區等主城區,雙11期間網絡零售額主城區域占全市的87.2%。
相關新聞
快遞高峰到來臨時工難招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首席記者劉勇記者李陽
雙11狂歡產生的10億+包裹將陸續送到“剁手黨”手里。重慶快遞業內人士介紹,13日晚間,大量快遞“飛”到重慶。為緩解分揀壓力,不少快遞公司到處招攬臨時工加入快遞大軍。
快遞臨時工難找
“馬上就可以上班的兼職來了,包吃包住。”12日起,快遞在各個互聯網平臺、社群內的招聘信息開始刷頻。渝北空港百世快遞負責人蘭先生介紹,雙11產生的包裹從12日起陸續抵達重慶,13日晚間達高峰。
為此,他已在各大招聘網站發布了招聘40名臨時工的消息,兼職時間從12日到18日。工資待遇如果按日結算,那就是160元;如果可以工作完后再結,則按170元。工作時間從晚上8點到第二天上午8點,每天12小時,不停在分揀線上分揀快遞。
缺臨時工的快遞不止一家。渝北舉人壩物流園也在四處查品分揀員、掃碼員、搬運工等臨時的快遞兼職人員,每小時15元,且包吃包住。園博園某快遞網點負責人表示,由于快遞業人力流失嚴重,待遇高不起來,招聘臨時工也沒吸引力。他負責的三個快遞網點打算招聘100人的臨時工,但目前才招聘到一半。
工作量超平常3倍
2135億元,當2018天貓雙11成交額定格在這個數字,電商平臺紛紛交上雙11成績單時,快遞物流的考驗才剛剛來臨。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11月11日至16日期間,預計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18.7億件。11日至12日將出現網絡壓力峰值,最高日處理量可能達日常處理量3倍以上。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4.16億件,同比增長25.68%,再創歷史新高。
重慶市郵政管理局發布雙11期間預估數據,預計11月11日~16日,處理快件超過4000萬件,較去年同期增長35%;預計最峰值時間將出現在13日~15日,單個品牌企業預計最高日處理達180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