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位于英國倫敦的時尚電商平臺Farfetch宣布完成1.1億美元的F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淡馬錫(Temasek)、IDG Capital Partners以及法國投資公司Eurazeo領投,原有股東Vitruvian Partners跟投。BOF時裝商業評論(The Business of Fashion)報道稱,本輪融資過后,Farfetch估值達到15億美元。
Farfetch并未透露具體的上市進程。早在去年3月,DST Global領投的8600萬美元融資已經讓Farfetch的估值接近十億美元,成為時尚電商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在商業領域,獨角獸通常指估值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
成立于2008年的Farfetch充滿“設計師元素”:它的創始人兼CEO José Neves是設計師出身;平臺上聚集了來自全世界的400多家時尚買手店,覆蓋1500多個設計師品牌;公司有一個20人的團隊負責在全球尋找符合平臺調性的買手店和合作品牌;入駐平臺的買手店以風格前衛、時尚品位獨特、設計師品牌多元著稱。
2015年開始,Farfetch也吸引了Alexander McQueen、Burberry、Chloé、Dolce&Gabbana等一線奢侈品牌入駐平臺零售。Farfetch給入駐平臺的買手店提供服裝拍攝、支付、協商運費等服務,備貨則由門店自行解決。Farfetch的平均客單價達到650美元,平臺會對每一筆交易收取兩位數的提成。即便如此,Farfetch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Farfetch推出的移動應用Farfetch Discover與網頁版單純的購物網站不同,它更注重內容,提供“旅行、購物建議”,其內置的谷歌地圖導航,可以直接引導用戶前往推薦的精品店以及餐廳、酒吧、名勝等游玩的地方。
Farfetch也非常重視全渠道戰略。去年5月,Farfetch收購了倫敦精品店Browns,試圖開拓和嘗試新的零售和多渠道發展戰略。José Neves表示“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線上線下不斷切換的世界,所以能率先將實體零售和數字零售進行整合的公司將成為行業贏家,我們正在努力成為這樣的公司。”
Farfetch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Farfetch的交易額超過5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了70%,其中亞太地區的交易額占到Farfetch全球交易額的26%,而中國市場就占到了12%。José Neves也曾多次提到將進一步拓展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
用戶數量龐大、處于消費升級期的中國市場是Farfetch不愿錯失的好機會。2014年10月,Farfetch的中文網站上線。2015年雙11期間,Farfetch還為中國市場的奢侈品消費者們“定制”雙十一活動,這一特惠服務系列包括于11月11日全天實施的 22% OFF特惠服務。
Farfetch中國市場營銷總監熊潔此前接受《好奇心日報》采訪時表示,Farfetch的顧客往往是海歸,受過高等教育,不盲從大牌,銷售最好的是Givenchy、Dolce&Gabanna、Valentino等非“爆款”一線奢侈品牌,女性占據多數,老客戶的重復購買率平均達到4次。而參與雙11則是希望能夠擴展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Farfetch。
談到新一輪的1.1億美元融資的用途,Farfetch官方表示,將繼續用于技術平臺的改進以及中國、日本亞太市場的鞏固與擴張。
José Neves接受BOF時裝商業評論(The Business of Fashion)采訪時也表示:“新的投資方,比如淡馬錫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巨大,投資了亞洲所有重要互聯網企業;IDG資本也是一樣,這絕對是戰略性的舉動。這些投資方了解所有重要的競爭者,能夠更快捷地建立伙伴關系、進行人才招聘、提供深刻洞見。”
看上去Farfetch野心勃勃,他們會盯緊中國市場,試圖在億級體量、消費力不斷上升的中國用戶身上找到更大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