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產業是濟寧市汶上縣的主導產業之一,但長期以來,這里的服裝企業以進出口、代加工等模式運作,成本利潤率低。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積極探索出路,借助電子商務以及信息產業的發展,以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利潤點,逐漸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日,記者來到汶上華儒電子商務產業園,該園區就是專門為幫助企業進行快速轉型升級、幫助創業者快速發展而建設的。通過整合電子商務產業鏈、“互聯網+”服務體系,為整個區域的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以及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引擎和支撐。
在華儒電子商務產業園一個5A級寫字樓里,有一家叫彩朵貝拉的服裝企業,專業生產嬰幼兒服裝。在企業展示廳里,擺放著一件件嬰幼兒服飾,與其他嬰幼兒服飾不同的是,這里展示的服裝沒有花花綠綠的顏色,只有白、淡黃、淡綠三種顏色,董事長馬東升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他們的衣服全部由天然有機彩棉制成,從一朵棉花到一件成品,從種子到采摘,都是天然成色。
馬東升出生于1990年,以前是森馬集團華東大區的運營總監。2012年,這個年輕人做起了童裝生意,憑借多年的服裝制作經驗和對嬰幼兒服裝的敏銳嗅覺,他創辦了汶上縣的自主童裝品牌。銷售環節走電商途徑,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110萬元的銷售額,獲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目前,借助電商平臺,這個團隊將他們的童裝銷往全國各地,努力打造中國嬰幼兒服飾標桿品牌。
濟寧柏拉圖進出口有限公司,也在華儒電子商務產業園內,主要生產、出口牛仔服裝,是一家服裝外貿企業,產品銷往歐美、日韓等國家。經理王香妮告訴記者,作為一家中小企業,他們沒有太多業務經理出國跑業務,但憑借著阿里巴巴、亞馬遜、淘寶、e訂單等電商平臺,他們的訂單從現在到明年2月份都已排滿。“借助電商平臺,國外的客戶通過網絡發來產品款式,我們打樣和生產好樣品,客戶認可后就下單。憑借我們的產品質量,客戶還經常會增加訂單,尤其是歐美訂單。”談起發展前景,王香妮信心滿滿。
記者了解到,如今,汶上華儒電商產業園已被評為全省智慧園區,阿里巴巴·汶上產業帶上線企業達到368家,全縣新增電商企業1000多家、總數達到2800多家,網上交易額突破2億元。在“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的時代背景下,汶上縣成為“中國休閑服裝制造名城”、“江北最大的服裝產業集群”。該縣紡織服裝產業生機勃發,規模和效益實現雙提升,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擁有30多個自主品牌,成為優衣庫、ZARA、耐克、阿迪達斯等50多個知名品牌的重要加工基地,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均占全縣總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