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互聯網已然成為了所有產業的基礎設施。騰訊也正借助微信“連接一切”的作用,在全國范圍內打造全新的生態系統。目前,微信已經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商圈、智慧機場等等多維場景中助推各個行業的創新和轉變。
馬化騰在本屆互聯網大會上所說的利用“連接”來“創造新的可能”,也正是科技公司一直著力打造的——利用微信平臺,通過智慧門店系統、“互聯網+”全行業解決全案、O2O平臺技術功能開發、電子商務軟件開發、運營咨詢等,為各行各業創造更多可能。
2015年12月17日,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烏鎮峰會”——“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互聯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上發表了《連接,創造新的可能》的演講。從三個層面闡述了互聯網連接的作用:
首先,互聯網在連接實體經濟時,越來越規模化,促使了社會的創新改變。
馬化騰還表示,自己在思考一個問題,在手機之后,下一代信息終端是什么?是汽車還是穿戴設備,也許,未來是腦電波。
事實上,互聯網正像蒸汽機、電能一樣,是一種新的生產力。在連接一切的過程中,互聯網可以賦能于人,與社會各方力量合力創造明天。
首先非常感謝給我這個機會能夠跟大家交流我們在互聯網方面的進展,剛才嘉賓的分享讓我也有很多啟發,今天是我第二次來到世界互聯網大會論壇,有很多的感觸。
首先,我想談一下我們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超越這個行業本身所在的領域,我們看到互聯網和實體經濟各行各業的銜接,各種連接已經越來越成規模。
比如說兩年前我們首先看到互聯網和金融方面的整合,互聯網本身的新興領域和傳統的金融領域的結合誕生出了很多新興的機會。
我們再看互聯網和交通的結合,也看到越來越多伴隨移動互聯網發展而帶來的變化,比如像在傳統交通領域的銜接也是越來越激烈。
從滴滴、優步等應用都可以看到,互聯網和傳統交通這個領域的結合,正在改變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這是我的一個很大的感受。
騰訊在這兩三年發展過程中,順應這個趨勢我們調整了我們的戰略。從微信、QQ等大家最熟悉的應用入手,我們強調和傳統行業各行各業的連接。從定位為連接器出發,希望能夠和各行各業的傳統實業能夠有更多的發展。
第二個感想就是,我們看到互聯網其實在人們很多生活方面,除了經濟以外,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已經有越來越大的影響。比如說我們在微信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和公益的結合是非常多的。
其實2006年的時候,在PC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就已經創造了公益的平臺,但是我們也看到,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社交網絡和大量的數千家的NGO組織連接,我們在這種公益的非盈利組織方面的連接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貢獻。
我們看到通過我們微信的社交公益平臺,我們可以幫助用戶和公益組織進行銜接,創造了大量的連接機會。
我們也看到在健康方面,互聯網和醫療健康領域有越來越多的廣泛的結合機會,比如在烏鎮,中國首家的互聯網醫院也是我們投資的一個公司所提供的這樣一個服務。
第三點我想談一下,在未來我們很多人會思考說,你們的微信在這五年來非常成功,那么未來會有什么樣的應用和產品能夠顛覆微信呢?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我們在PC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的QQ已經是非常的流行,但是為什么會創造出一個新的和QQ非常類似但是又能顛覆性的這樣一個產品呢?
其實最大的根源是在于互聯網信息終端的這種演變,所以我們在思考下一代移動互聯網,下一代的信息社會應該是什么樣的業態,往什么方向走。
我們在想在過去幾十年里面,比如說上個世紀的60年代,從大型機到PC這個演變,僅僅是一個計算終端的變化,就已經產生出相當多的機會。
我們在大型機到PC再到PC從單機運行再到連接互聯網以及連接互聯網的終端,從一個在桌面的PC演進到大家手中的手機,我們發現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幾乎是每20年這個終端的演變就會對整個信息業態,甚至對整個經濟的業態會產生一個重大轉變。
我們在思考下一代的信息終端會是什么呢?
會是汽車還是穿戴設備?甚至說是,比如說我們看到AR、VR這種增強現實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我們可能未來戴個眼鏡通過視網膜的透視,就可以跟人、服務、設備建立連接,不需要現在用手機,通過視網膜就可以溝通。
這是我們現在看到這種未來的趨勢,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未來,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會關注整個科技界的發展。
甚至在未來我們可以想像,也許未來我們和信息的溝通是通過腦電波的方式,也許通過戴穿戴設備和你的腦電波就可以溝通。
我相信,未來如果基于這種信息溝通的業態發生巨大轉變,這個時候,我們整個經濟社會會發生多大的變化。今天這個論壇,因為是談到可持續發展,所以我特別關注我們未來信息社會和互聯網這種連接。
希望我的演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謝謝!
作為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的重要旗幟,微信在其中的意義與功能也顯得舉足輕重。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曾表示說,“我們希望基于微信能夠搭建一個生態系統,但不是我們自己把生態系統里面的每一塊都給做了,簡單地說,我們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宮殿,我們希望培育一個環境,讓所有的動植物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長出來,而不是我們去建造出來。”
目前,微信官方開放生態已經涉及微信支付、硬件開放平臺、公眾平臺和企業號等業務,微信正在從一個人與人交流的工具,逐漸進化成一個連接人、硬件和服務的“森林”,通過“連接一切”帶來人體的延伸、生產效率的提高和日常生活的便捷。
敏銳的商家開始在生機勃勃的微信森林里發現層出不窮的運用場景和商業機會。反過來,成千上萬的商家與合作伙伴在微信平臺搭載其服務和產品,將帶來微信生態的繁榮。微信公開課上,嵊燦科技帶著他著力打造的微信智慧商圈與來自微信智慧停車場、微信智慧餐廳、微信智慧社區、微信智慧互聯等領域的創業者一同,通過重磅案例告訴聽眾,微信正成為創新企業的搖籃。
如果說,在大工業時代,自動化與智能化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那么在互聯網時代,連接一切則成為生活質量新的標準與考量。在微信生態為我們描繪的藍圖中,未來還有太多未知值得去期翼,而智慧也將在這個平臺上無線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