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崛起,帶來直接的價格競爭,使實體渠道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各個品牌致力于解決電商與實體渠道沖突,籌建了電子商務運營團隊,品牌將全面監控線上線下價格體系,將電商作為線下渠道的補充進行一些嘗試。而電商平臺也不遺余力的搶占商家。
8月5日,天貓召開服飾戰略合作伙伴發布會,與全球110多個集團160多個服飾品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此前阿里巴巴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表示,天貓戶外運動品類在2014年保持了100%的增長。今年天貓計劃與品牌商在O2O、消費者培育、個性化服務、菜鳥物流等方面深入合作。
目前戶外品牌不僅僅是進軍電子商務領域,而是尋求進一步的合作形式。
迪卡儂、Timberland和Lafuma三大國際一線戶外品牌與天貓簽訂獨家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天貓成為它們唯一電商合作平臺,并將圍繞貨品結構、商品價格、市場推廣、線上線下聯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此外,天貓還將聯手戶外品牌打造“天貓體育課”,與消費者在線分享運動相關的知識。
DiscoveryExpedition與天貓簽訂獨家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天貓將成為其唯一電商合作平臺。
探路者成為聚劃算“倚天會”會員;CAMEL駱駝成為聚劃算“倚天會”會員;倚天會"是由聚劃算內部的核心TOP商家組成,商家完全采取邀約制,不開放報名,首批入選的商家僅有53個。
面對愈演愈烈的平臺促銷大戰,跟還是不跟?探路者、CAMEL就是通過雙十一一炮打響。而現在電商的價格戰被分析為僅僅是“有名無實”,噱頭戰而已。不過鑒于其人氣匯聚和宣傳力量。
小編認為,要跟!類似“雙十一”大促的活動,對于強品牌商而言,不是上與不上的問題,而是與品牌線上曝光度相關的生死問題。但,應了,有時平臺商的要求會比較苛刻,如淘寶會要求你必須五折優惠,為了避免線上線下價格打架,就摸索出一套產品組合的辦法既避開嚴格的線下價格管控,又能最大限度在網上曝光。
另一個難題在于,如何進行多平臺下的差異化運營。實現全網分銷的覆蓋是毫無疑問的,但針對平臺屬性制定適合的產品,例如你在淘寶上賣不動方便面,在京東上可以,這就是平臺特性的不同。例如,淘寶的女性用戶居多,京東反之,同時,淘寶善于用運動式的方式打造爆款產品,但像亞馬遜的平臺則不做促銷,它更愿意鼓勵品牌商做好日常的產品運營,你做的越好,亞馬遜的后臺系統就會給予越多的資源傾斜。對于戶外品牌商來說,這要建立在對于平臺的熟稔程度上,也就是平臺區隔一定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