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盡管面臨淘寶和京東的競爭,中國實體商場的銷售額在2014年仍然增長7.7%。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電子商務和實體商場在商業經濟中發揮不同功能,線下商業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社交功能,而這種功能是網上購物無法實現的。在一些缺少充足公共空間(例如公園、健身房等)的地區,商場成為了受人歡迎的聚會場所。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1月22日報道,中國網絡零售業的擴張使很多觀察人士預測這將對中國的實體零售店造成嚴重影響。
然而,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盡管淘寶和京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但2014年中國實體購物中心的零售額也實現了同比增長7.7%的業績。
報道稱,盡管中國近期的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的電子商務和實體購物中心同時實現了一定的增長,部分的原因是,對于日益增多的中國消費者而言,它們都有一定有用的功能。實體購物中心能夠提供一些網絡平臺和中國社會其他領域不能提供的社會功能。
報道稱,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多年后,隨著中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和空閑時間日益增多,“逛街”已經成為許多中國新生富裕消費者的首要消遣手段。
特別是對于那些缺乏公共空間--公園、健身房以及其他活動空間的社區人們而言,商場迅速成為他們約會的流行場所,特別是在中國,人們所居住的房子較小,且多代同堂的現象比較普遍。商場本身成為了目的地,人們在這里享受著外出的時光。
全球建筑事務所--Aedas凱達環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靜衡(Christine Lam)說:“商場已經由一個充滿不同種類商店組成的乏味盒子演變為一個整合了餐飲、娛樂以及公共空間的生活方式中心,它通常有許多亮如白晝的游廊,這些游廊旨在讓人們呆更長的時間、增加消費以及使他們流連忘返。到處都是讓人消費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