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娶奶茶妹妹的劉強東,還有京東自建物流體系做后盾,怎么一下子就遭遇最大危機了?勁敵環伺、資金短缺,他能化解此次人生危機嗎?
雖然劉強東通過軟硬兼施對外重新塑造形象,但是種種跡象表明他正遭遇10年來最大的危機,而劉強東整個京東團隊尚未充分意識到這個危機。
“死對頭”聯手“插刀”京東腹地
阿里、蘇寧聯合圍剿京東,已經把戰火燒到京東大本營,京東毫無還手之力。
9月24日,阿里正式宣布杭州北京雙主場戰略,聯合蘇寧在北京市場試水中秋國慶大促。當時天貓超市拿出10億元紅包,和蘇寧的天貓電器城集合數碼家電知名品牌熱銷機型大力度促銷,紅包補貼和價格優惠幅度都非常驚人。
此舉是阿里和蘇寧戰略結盟后首次對外進行有針對性的攻略,地點選在北京,品類選擇電器,其目的不言自明,就是要在京東的大本營展開大規模的行動。同時,國慶節后緊接著就是雙十一,這次北京攻略也被看做事阿里和蘇寧在進行壓力測試。
測試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測試雙方的合作緊密度,包括市場、商品、物流、售后服務等各方面的合作細節,目前來看已經沒有任何問題。第二是測試京東的反應,雖然國慶是蘇寧的傳統銷售旺季,往年阿里和京東均不參加,但是今年阿里和蘇寧聯手打京東,而京東居然一點反應沒有,居然默認了阿里和蘇寧在北京駐扎的事實。
經過這次測試,阿里更加有底氣。在10月13日杭州的阿里雙十一發布會上,阿里CEO張勇直接宣布今年雙十一主場從杭州遷到北京,將把雙11指揮部遷往北京,阿里將坐鎮北京進行首次全球化購物狂歡。由著名導演馮小剛任總導演、聯合湖南衛視打造的首屆“雙11春晚”也將在北京舉行。
由于北京并沒有大型電商企業,國美式微后,京東從電器做起,眼看著他一步步做大,這是阿里絕對不能容忍的,因此進入北京市場直接攻擊京東命脈,而且結盟蘇寧后阿里在電器品類上的底氣更足,通過蘇寧門店將物流配送縮短至2小時的行業極限,更是沉重打擊以物流體驗著稱的京東。
這是京東目前遇到的最大危機,而且毫無還手之力。
資金鏈日益短缺
京東第二個大的危機在于資金鏈,二季度籌資性現金流首次為負,只有延長供應商賬期來維持日益緊張的資金鏈。
京東自成立以來一直是靠外部融資存活,上市之前一共經歷五輪融資,融資額約112億元;IPO融資30億美金,人民幣約為180億元。京東累計融資額度為接近300億元。現在已經上市了,錢用完了怎么辦?
回顧過去今年京東的融資數據也可以看出,外部融資也是在不斷減少的。2011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是62億,2012年至2013年分別是29億、28億。2014年融資了184億,但是絕大部分是IPO的180億融資。到了今年上半年突然驟降,變成了凈流出5億元。
大家都知道,除了騰訊的投資,京東歷次融資均為PE/VC的錢,現在京東上市了,這些PE/VC根本沒有繼續投入的動力,而是想著怎么從資本市場退出,所以京東繼續獲得外部融資的可能性顯著下降了,只有靠自己造血。
同時,京東又是巨額虧損的,而且是成立以來一直虧損的,幾乎沒有什么造血能力。在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怎么維持日常運轉和擴張呢,只能是拉長和供應商的賬期,占用供應商資金來彌補資金鏈的不足。供應商賬期長短涉及到一個話語權問題,為了更多的拉長賬期,京東只能降低商戶進入門檻,這就會造成商品和服務的質量下降。
沒錢其實什么都干不了,就連京東時常標榜的物流,這幾年的建設的速度已經顯著放緩,我們只是在前幾年聽到過亞洲一號,現在再也很難聽到京東物流的聲音。京東的自營物流在一線城市尚能應付,但是到了二三線城市基本上已經難以為繼,大部分還是靠租賃的物流,所謂的自營物流只是為了和阿里比,要是和蘇寧比京東立馬就相形見絀了。
這個也是有數據支撐的,2014年年末的數據,京東固定資產(物業、設備及軟件)只有24.08億元,在建工程只有19.29億元,就是說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只有43.37億元。如果去除掉北京總部的那棟京東大樓,你看京東的固定資產還有什么,這說明京東根本沒有什么自己的物流基地。
不是京東不想建,而是真的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