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外貿增速漸趨放緩,而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卻持續升溫。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明確出臺檢驗、收結匯、稅收等6項政策,扶持B2C跨境零售電商,并決定2013年10月1日起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實施。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在目前國內的跨境電商中,依靠平臺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其中阿里巴巴全球在線交易平臺速賣通更成為外貿廠商的“掘金池”,據速賣通負責人沈滌凡介紹說,8月份單日的GMV(成交總額)已經直接沖過了1億人民幣大關,達到歷史最高點?!皩嶋H上,接下來的圣誕節期間才會迎來真正的旺季?!辈贿^,在全球化的競爭中,中國跨境電商平臺也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
差異化競爭“彎道超車”
“歐美市場給Ebay和亞馬遜貢獻了絕大部分的交易份額,而速賣通卻更多地占據了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等國,這種趨勢未來1~2年內不會改變?!痹谏驕旆部磥?,和國際上其他平臺的差異化競爭,為中國的賣家贏得了更為廣闊的市場。
義烏電商楊超做過化妝品廠和箱包皮具廠的外貿員,但最近幾年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2010年他注冊了速賣通開始經營跨境B2C,夫妻兩人開始代理某彩妝品牌的睫毛膏、眼影、眼線等產品,很快就打開了俄羅斯、巴西等國的市場。8月27日速賣通大促銷,他一共接了幾百個訂單?!跋掳肽晡覀兗尤肓吮简v剃須刀的分銷,新租了辦公室?!?/P>
來自深圳的王國路則是手機賣家,原來也做外貿。“我非??春梦磥韼啄陣庵悄苁謾C的市場?!彼f,依托深圳手機產業鏈的優勢,他組建了約50人的團隊,產品遠銷東南亞以及俄羅斯、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單8月27日一天,他就斬獲1000多個訂單,而且其中當天付款的就有600個。
此前,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楊國勛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僅在浙江小商品交易中心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賣家有23萬家,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貿易總額為18萬億美元,其中10萬億美元是消費品。而國家發改委的數據表明,2012年我國外貿增速為6.2%;跨境交易額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5%,增速遠高于外貿增速。
物流成跨境電商瓶頸
跨境零售不斷升溫的同時,置于各個平臺的電商卻同樣面臨物流等瓶頸?!拔锪魇瞧渲凶畲蟮钠款i?!鄙驕旆舱f。按傳統的外貿模式,從制造、貿易、出口、進口、批發、零售……有長長的一個鏈條,而跨境零售,從制造商(代理商)直接到消費者,等于把中間所有的環節都省掉,要完成這樣的“直達”,必須有高效的物流、結匯等快速服務。目前的跨境零售,基本都是適合航空快遞運輸、體積較小、附加值較高的商品。速賣通最早就是從3C等少數幾個品類開始做起,目前逐漸發展到各品類?!耙劳兄袊澜绻S的資源,商品的豐富性是其他任何地區都無法比擬的。”沈滌凡說。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現行有關政策已經不適應電商平臺和企業的需求。國家已意識到外貿不能只依靠大宗商品,跨境電商對外貿轉型升級具有積極意義。而跨境電商在交易方式、貨物運輸、支付結算等方面與傳統貿易方式差異較大。根據《意見》,具體的扶持措施包括有:一是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新型海關監管模式并進行專項統籌;二是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檢驗監管模式;三是支持企業正常收結匯;四是鼓勵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付服務;五是實施適應電子商務出口的稅收政策;六是建立電子商務出口信用體系。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