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一場以“界”為主題的當當網秋冬服裝新品發布秀盛裝綻放,包括ELLE、MO&CO、GXG等30多個國際國內一線知名服裝品牌的2013年秋冬新品,在眾多靚麗模特展示下首次亮相。與之一同亮相的還有久違了的當當網CEO李國慶。在登上秀臺的那一瞬間,李國慶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宣布:“今后每一季,當當都要搞一場高端、大氣、上檔次的show!”在與天府早報記者對話時,李國慶不改率真本性,先是調侃京東商城CEO劉強東 “這孩子不懂事”,然后再炮轟天貓“當當服裝在檔次上就是比天貓高,當當是中高端。”對于未來的規劃,李國慶坦言,在服裝銷售達到100億元時,當當就會推出自有品牌,目前來說,“做衣服的事,還是讓陳年(凡客誠品CEO)來做。”
斬掉自有品牌全力打造服裝平臺
8月底,當當網公布二季度公司財報,延續一季度態勢繼續“逆襲”,二季度虧損率再度急速收窄至4.3%。數據顯示,第三方平臺交易額依舊增長強勁,同比增長178%,達到7.88億元,百貨總體交易額12.73億元,同比增86%,百貨交易規模連續3個季度超過圖書,這其中,服裝的貢獻功不可沒。
“當當服裝的銷售目標是今年30億元,明年60億元,在服裝領域的目標是年銷售100億元,明年銷售額會超過圖書。”李國慶斷言,盡管當下當當最賺錢的單品還是圖書,但他一直看好服裝品類將做得更大。“今年我們第三方平臺交易同比增長是178%,但我們服裝百貨的增速就達到了85%。”
服裝銷售的高速增長并沒有讓他膨脹。“去年,當當推出自有品牌‘當當優品’,主要賣服裝、家居、護膚等三大品類,但今年,我將服裝砍了下去。”李國慶做了一個劈下去的姿勢:“沒別的原因,就是設計師不行。”李國慶站起來:“我自己也買我們的優品,有一次我買了條褲衩,才走幾步,邁不開步。”李國慶趔趄著走著:“我一看,我穿都不行,就別讓顧客穿了。”隨即,他話鋒一轉:“我立馬就跟我們的團隊說,還是別做服裝了,賣褲衩這些事,讓給陳年去做吧。”
明年銷售額超圖書現推自有品牌服裝太早
在業內,李國慶的“大炮”是如雷貫耳,同時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可以和李國慶對轟的只有劉強東”,去年“8·15電商大戰”之后,“愛噴”的老劉淡出江湖,歐洲游學了很長一段時間,回歸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京東開放平臺;李國慶這一年也基本上是與媒體“絕緣”,很難再看到當年“李大炮”的身影,修生養性之余,李國慶悄悄搭建起了一個既有“尾品匯”也有“精品會”的服裝平臺,這些讓當當股價在半年內從3美元左右漲至10美元。
“目前與當當合作的服裝品牌有2000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沒想到做自有品牌。”李國慶保持了一貫的坦率:“從零售行業的規律來講,服裝品類只有銷售額達到100億元時,才適合做自有品牌,因為這時候有足夠大的用戶量支撐,才能讓自有品牌的高毛利產生價值。”
“我們現在推自有品牌服裝太早了。”李國慶說:“我們年年開戰略會都在選品類,零售業品類特別難,沃爾瑪增加品類必須是二把手批準。我們選擇一個品類進入不進入,大概有50多個因素要考慮,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肯定是獲利性。而服裝第一是它的盈利性,品牌商的毛利率,從工廠到消費者手里,我們能夠讓顧客得利,又能夠掙錢,確實是好品類。”
“當當什么都有,已經完成這個轉型了,百貨已經超過圖書了,明年毫無疑問服裝會超過圖書。”李國慶再次重復了自己的觀點:“現在大學生一開學,老師在黑板上寫參考書說當當有售,我希望服裝就是這樣。”
做服裝分流天貓“劉強東這孩子不懂事”
從圖書到服裝,從去年開始,李國慶掌舵的當當,變化不可謂不大。去年底,他提出未來的當當是“三駕馬車”的概念,即圖書、服裝、母嬰用品,眼看2013年走過了三分之二,服裝已經超過了圖書,成為“三架馬車”中的領軍品類,李國慶說,這樣的結果正是他想要的。對于當當的成功轉型,李國慶卻說:“我不是互聯網思維,我沒有這個膽魄,其實也是智慧問題。”對于選擇服裝,李國慶的判斷是,服裝品類的毛利率高,盈利性強,在他眼中,當當網吸引品牌商的優勢是客單價和復購率比天貓高30%。“我們的差異化是定位中高端,一、二線城市。品牌商在選擇平臺時,更偏向于選擇符合品牌商定位的平臺。”
不過,這種差異化看起來并不明顯,所說的中高端定位在其他平臺重合度也很高。以天貓為例,天貓2012年服裝行業就有超過700億元的銷量額,入駐商家已有20000家,這一數字幾乎為當當的10倍,其中不乏很多中高端品牌。“我曾通過投資人轉告劉強東,希望他別只盯著圖書,大家一起做服裝分流天貓,可這孩子不懂事。”李國慶說:“我不愿意沒事兒就見投資人,其實我就想坑其他電商,如果當當披露太多,競爭者都模仿我們。”李國慶還直呼:“老劉可別再模仿我們,把我們砍掉的業務也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