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十年之后,我們依然不曾見面,卻可以自由交易——這就是電子商務的力量。從2003年至今,淘寶網作為中國電子商務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從一家創業型公司變成現在的行業老大;中國網絡零售也從一個十幾億元的市場激增到現在的1.3萬億元,增長千倍。
淘寶告別“馬云時代”
上周五,隨著馬云單膝跪地,這位48歲的互聯網傳奇人物結束了他的CEO生涯。在他執掌阿里巴巴的14年里,這個誕生在客廳的公司乘著互聯網大潮,先后打造了中國最大的B2B平臺阿里巴巴、C2C平臺淘寶和B2C平臺天貓,讓網購成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并在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方面進行大量投入,試圖建設一個完善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十年以來,淘寶也從B2B公司內進行“網上拍賣”的試驗品,成為獨撐萬億銷售的商業帝國。
上周末之后,互聯網世界少了一個俠客,多了一個隱士;少了一個大佬,多了一群年輕人。馬云說,解決不老不糊涂惟一的辦法,就是相信年輕人。“相信他們,就是相信未來。所以我將不會再回到阿里巴巴做CEO。我回來也沒有用,你們會做得更好。”
對于淘寶甚至中國電商行業而言,馬云的離開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這絲毫不影響電子商務的繼續前行。
“電子商務經濟體”成型
本月9日,淘寶十周年慶典活動前夕,阿里研究中心發布了《增長極:從新興市場國家到互聯網經濟體——信息經濟前景研究報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首次提出“電子商務經濟體”概念,并表示在淘寶網誕生至今的十年中,互聯網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而電子商務經濟體也已經成型,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梁春曉解釋說,所謂電子商務經濟體,就是當你購物時你看到的互聯網框架,包括云計算、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網上支付、物流快遞,由這一整套體系所構成的一套新的商業基礎設施。這不同于傳統商業的鋼筋水泥、貨架櫥窗,而是建立在鍵盤鼠標上的虛擬商業設施。
電商引領經濟變革
報告指出,以淘寶為代表的中國電子商務經濟體,已經成為引領經濟變革的力量。
2006年,我國網絡零售總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只有0.3%,2012年這一比例已經提升到6.3%,這也說明中國經濟實現了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轉型。這也意味著,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商業基礎設施不再只是商場超市內的貨架櫥窗,電子商務服務業也成為了新的商業基礎設施。2008年以來,電子商務服務業生態大爆發,初步形成了物種豐富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市場規模也從2011年的1000多億元增至2012年的2463億元。
有零售從業人員坦言,電商的存在雖然給實體零售業帶來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商實際上是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總額。據麥肯錫測算,消費者通過網絡零售消費的100元中,約61元是替代性消費,另外39元則是網絡零售產生的新增消費。據此測算,中國網絡零售2012年創造的消費增量約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