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因何盈利
5月15日,電商企業唯品會(NYSE:VIPS)發布一季報,截至今年3月31日的這一財季,唯品會營收3.1億美元,同比增長206.8%,凈利潤為580萬美元,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截至5月21日,唯品會市值達到19.96億美元,逼近20億美元。
德意志銀行表示,唯品會的采購規模是其關鍵競爭力。其采購規模的加大將進一步確保唯品會與品牌合作者的關系。盡管管理層預計營業費用的絕對值短期內會增長,但由于強勁的銷售額增長,德銀表示該公司的利潤率不會惡化,并將2013至2015財年的盈利復合年增長率從39%上調至53%。
分析人士指出,唯品會限時特賣模式的成功一方面反映出中國零售市場品牌滲透率水平參差不齊、庫存高企、性價比主導了消費特征等的可觀需求,但另一方面主要源于其模式選擇、市場定位、營銷手段的成功。
在模式選擇方面,唯品會采用品牌打折加限時搶購模式,避免了單純打折對品牌價值的貶值,而輪番限時搶購不僅提升了商品的新鮮度,又將打折效應發揮到極限。作為專業的特賣網站,唯品會每天持續著限時搶購狀態,不停刺激消費者,一方面帶動了高額銷售,增加周轉資金,快速盈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宣傳品牌,較快處理供應商庫存,實現共贏。
唯品會的市場定位和市場時機選擇正確。據悉,唯品會起初要做奢侈品折扣,但最終定位在二三線時尚品牌和二三線城市,這種定位轉型使其由小眾市場轉向大眾市場,一方面中國有大量二三線品牌,競爭激烈,產品庫存壓力大,通過線下促銷方式成本較高,而唯品會提供了一個新的低成本營銷渠道;另一方面現階段中國二三線消費品牌的需求人群龐大,特別是唯品會主打的二三線城市商業渠道相對匱乏,但是價格敏感人群更多。供應商和消費者對唯品會的需求都很旺盛,唯品會的市場定位和市場時機都是比較成功的。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消費者在消費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買到物超所值的產品。唯品會在這方面無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唯品會的名品、正品保障打消了消費者對網購質量問題的疑慮,深度折低價格又使產品的性價比得到最大提升。而且,唯品會給合作的品牌商固定的檔期,將貨品運送到唯品會倉庫中,如果5天內沒有售罄將拉走;平均一個品牌1年可以獲得6-10次的折扣零售機會。品牌、產品、價格這些都成了贏得消費者的關鍵。另外,唯品會的專業性,互聯網的社會化都促成了這種消費模式的成功。在規模效應開始發揮以后,唯品會和供應商議價能力增強,毛利率增加,用戶和訂單增加,庫存周轉加快,市場營銷以及此前的固定支出的邊際成本降低,逐漸由虧損狀態轉為盈利。
差異化打造競爭優勢
對于唯品會的成功盈利,唯品會CFO楊東皓曾對媒體表示,“閃購這樣一種模式,如果要做的好,方方面面都需要到位。唯品會是最早出來做的,有先發優勢,規模上能夠迅速超過其他競爭對手。尤其當年大家說流血上市很傻,但其實現在看來是個英明的選擇,因為做零售的供應商最擔心的是回款問題,尤其像我們這種寄售而非買斷的模式,供應商就更加擔心,但上市會消除他們的顧慮,現在他們會放心大膽的放貨,而從上市中融到的錢,也讓我們能夠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