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21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在今年的CHIC上,許多客商、媒體人發現,溫州服裝參展企業多了不少新、老面孔,他們以全新的姿態展示在CHIC的舞臺上:莊吉、喬治白、巴拉巴拉……
巧遇陳敏
在展會1號男裝館,記者巧遇莊吉的服裝產業董事長陳敏。
此次,莊吉攜“莊吉洋服”、“吉婚坊”兩大定制品牌亮相CHIC。26日下午,陳敏作為“2013中國男裝高級定制發展論壇”嘉賓,分享其個性化定制理念。
時隔6年之久再度亮相京城,莊吉引起了媒體與業界的極大關注,許多人翹首以待,看看這家傳聞已經倒閉的企業如今的面貌。在參展的幾天,陳敏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展位現場,接待許多老朋友的到訪,以及各大媒體的采訪。
身穿黑色立體花紋西裝的陳敏,看著似乎比六年前更為精神。“莊吉一直在思考新的對策。這幾年沒有參展是因為公司還沒有找好未來的方向。”陳敏說,“勞動力等成本提高,以及電商對傳統品牌沖擊,對傳統的服裝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他坦言,莊吉前幾年,也碰到了一些困惑,因此只保持原狀,品牌投入較少。隨著市場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增加,莊吉經過三年多的準備,依托原有的工藝及市場積累,克服了量體的技術人才問題,以及定制周期長等制約,于今年正式推出高級定制品牌。
除在思考莊吉怎么走,陳敏還在思考溫州服裝行業的發展。他認為,面對新的市場挑戰,溫州服裝行業應該學習意大利、韓國、日本等地的服裝發展經驗,發展產業鏈兩端,即在研發、渠道方面有所創新,特別是高端男裝,要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改變營銷模式,提升盈利水平。
重回一號館
“我終于又看到溫州服裝了,真好。”北京一家服飾媒體記者特意到“中國(溫州)高端精品男裝制造”展館參觀,他感慨地說:“好多年沒有看到溫州服裝,雖是新面孔,但說明溫州服裝還在做。”
今年,由溫州市服裝商會組團,卡奈利、闊帥、斯菲特、普拉瑪、圣人鱷5家高端男裝制造企業聯合參展。800多平方米的展會現場,人氣很旺。“終于又看到溫州服裝”的聲音,時有聽到。
來自上海的一位高端男裝品牌商黃女士在溫州展館,與幾家企業老總聊天時表示,她曾經與溫州服裝合作過,這次正好可以借機看看溫州服裝現在的樣子。溫州市服裝商會常務副秘書長陳琦翔介紹,展會期間服裝商會已接受了一二十家媒體的采訪。
曾經,“溫州服裝”在北京CHIC上是鼎鼎有名的。男裝一號館里,報喜鳥、莊吉、法派、喬頓、夏夢等溫州知名男裝企業云集于此。2003年以后,陸續有溫州服裝企業退出CHIC,特別是2008年,CHIC從老館搬至新館,溫州男裝企業齊齊淡出CHIC,也淡出了許多媒體的視線。
此次重回1號館,聯合參展的浙江卡奈利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暉說:“溫州服裝到了必須亮相的時候,要把區域板塊叫響,這樣路才能走得更遠。”
童裝“三劍客”
在CHIC童裝館,巴拉巴拉童裝推出的環保、時尚元素,讓人眼前一亮——用紙板箱做成創意桌、椅等。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兼巴拉巴拉事業部總經理徐波對這里已經非常熟悉,每年他都會抽空過來看看,不是看招商情況、參展效果,而是看別人有什么不同。紅黃藍、棵棵樹也是沒有意外地出現在浙江童裝品牌展區。
巴拉巴拉、紅黃藍、棵棵樹,可以稱之為溫州童裝業的“三劍客”。他們是溫州較早經營,而又成為全國性有影響力的童裝品牌,在許多場合,都能夠同時看到他們的身影。在溫州其他服裝品牌淡出CHIC之后,這三個童裝品牌,是這個展會上最活躍的溫州身影。
乍暖還寒的憂思
展會期間,北京的天氣晴好,徐徐微風帶著春的暖意。在這乍暖還寒季節里,服裝行業在經歷過2012年“洗禮”之后,許多企業帶著期待走進CHIC2013 。
“每年不來北京看一下,覺得總缺點什么。可是來看了以后,又得不到什么信息。”溫州獨立設計師陳心愛邊逛展區邊調侃說,作為家門口的展會,他很期待它能帶給企業更多的信息。許多客商發現,CHIC參展品牌在減少,參展企業位置越來越大,看點越來越少。
陳敏說,作為全國最大的服裝展會,大眾期待的CHIC,是能夠成為行業“晴雨表”,能夠看到行業發展的趨勢、大品牌的最新動向。他表示,今年,CHIC做了很好的嘗試。比如開設高級定制聯的合館、高端論壇等,希望今后這個展會“晴雨表”作用,能夠更好地體現。
今年的CHIC上,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特別忙,他參加了多場論壇、行業交流會議。他說,他在分享自己觀點的同時,也在為溫州服裝發展取經。在“中國服裝商業論壇”上,鄭晨愛表示,在當前,傳統的規模式擴張(包括生產擴張與渠道擴張)已不適應市場發展,當前服裝應該從商業轉向服務業,把服裝做成顧問消費、包裝消費及服務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