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貿增速仍高于全國
據廣交會官方最新統計,本屆廣交會一期到會客商92149人次,比今年春交會(113屆)同期到會客商103303人次減少11154人次,下降11%,比去年秋交會(112屆)同期93529人次減少1380人次基本持平,下降1%。
由于全球采購季節的因素,春秋兩屆廣交會到會客商人數也會隨之變動,一般來說,秋交會與上年秋交會相比較更有意義。統計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一期到會的亞洲、美洲客商基本持平,歐洲客商環比有所上升。幾個主要的新興市場中,印度客商同比略有增加,但環比降幅達31%。來自非洲的客商降幅明顯,本次為7800多人,與去年同期的8700多人及今年春交會的1.1萬多人相比,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了10.6%和30.9%。
在本屆廣交會一期開展期間,一項在珠三角范圍內超過1000家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近80%的企業訂單額并未出現增長,其中近三成企業還出現下降,顯示當前外貿形勢仍不理想。而來自海關廣東分署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廣東進出口同比再現雙雙負增長,當前外貿不確定性因素仍多。但從1~9月綜合看,廣東外貿增速仍然要高于全國。
人民幣升值企業不敢接單
第114屆廣交會二期將于今天開幕,廣州某廚具企業的外貿部負責人廖經理卻坦言“不是沖著訂單去的,主要是去見見老客戶,訂單接不接還是一回事。”就在二期開幕的前夕,10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報6.1395,雖然略有回調,但10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屢創新高,受到市場關注。“我們很多產品出口,只有1.5到2塊錢利潤,10月人民幣一升值就把利潤升沒了,為歐美國家做了‘貢獻’。”廖經理說。
“本輪人民幣升值究竟何時‘是個頭’?現在誰都沒有底,這對于外貿企業來說是‘很恐怖’的事情。”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外貿企業利潤被壓縮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然而由于缺乏明顯的調控信號,本輪升值還“看不到頭”,據他在廣東省內多家制造型企業調研時了解到,有不少企業近期都已經停止接單,持續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