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的思維是創造性思維,服裝設計必須新穎,否則就會被遺忘。創新是指拋開舊的、創建新的或產生新的思想和概念。新相對于舊,是修正、批判或摒棄。
舊是新的基礎,創新不是服裝設計的本質,而是解決問題、實現目的的方法。這種目的是為了滿足著裝者因生活和社會的改變而產生的新需求,也是市場經濟中創新者滿足需求、獲取利潤的手段。在設計中存在兩種形式:創造新主題和主題的變奏。這兩種形式產生了服裝和系列服裝。
如何創造新主題是每個設計者都要思考的問題,成功的設計應走在潮流的前面而不是隨波逐流。要使作品更充滿活力和新意,就要求我們更加注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通過現象看本質,全方位地感受、體驗、更新設計觀念。
服裝要有它的時代氣息,關鍵一點是如何用新的語言形式去講述過去的歷史。尋找源于生活和生活需求的設計通常可以利用以下四種渠道來收集新主題的素材。
一、情感意念物態化
1、以大自然的形象為素材,經提煉,在設計組合上利用自然物的音、義、形等特點,表達特定的情感意念,使自然形象的本來意義升華或變異,成為一種有意味的設計形式。
2、以姊妹藝術的感應及服裝材料的啟迪為素材來獲取靈感。繪畫、雕塑、建筑、音樂的形式以及花卉、景色、面料質地、性格的體現等,其線索特征是“求同性”,以其相同的內在力結構、同質同構或異質同構,來獲取創造源泉。
其中,寓意、象征和想象是重要的表現手法。寓意是借物托意,以具體實在的形象寓指某種抽象的情感意念。而象征則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想象是思想的飛躍,是感情的升華,想象使現實生活增加內容,使具象成為抽象。
二、來自他人的經驗
設計中可以借鑒他人作品的某一局部、某一表現手段。借鑒即為“拿來”后再結合,也就是“打破一種和諧重新塑造一種新和諧”。他人作品的各個局部是其整體和諧的組合因素,取其局部就必須像果樹嫁接一樣,使其成為新整體的有機部分,構成新的秩序。全部拿來是抄襲,不和諧的再結合便是失敗。
三、民族服飾的內涵和民間服飾的引導
復古的傾向和傳統精華的繼承都可成為佳作或時尚。中國民族服裝中富有機能性的要素和獨特的裝飾要素可以被國外服裝設計師所吸收,同樣,我們的民族服裝也可不斷地去吸收國際服裝中的先進因素,使自己的創造得到發展。
四、文化發展、社會和科技更新變化帶來審美觀念對衣著服飾的沖擊
這種線索常常隱藏在文學作品、哲學觀念、美學探求等意識形態之中。比如,二次世界大戰時,人們衣著的改革受到社會變更的影響;當“生命在于運動”的口號遍及天下時,運動裝、休閑裝也成為一種風尚,如此種種無不體現出創造需緊密聯系時代。
縱觀服裝文化的發展,創新具有很高的地位,衡量設計師的水平,創意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沒有創意的人就沒有資格作設計師。
服裝的創新集中地反映出設計師的藝術造詣和全面修養,但創新不可走脫離生活和遠離服裝設計本質的路,為突出個性而重視覺效果,輕現實需求;重畫圖,輕制裝技術,這樣是不可能勝任服裝設計的工作的。
服裝設計在正常情況下對市場消費有引導作用,對于其他設計師有啟發靈感的作用。由一套設計常常可以引發出一系列的款式設計來,仔細研究各式各樣的設計作品,都可以發現它們源于一個或多個設計主題,款式的系列設計僅僅是原本創意的主題變奏。
主題變奏原是音樂詞匯,對它的解釋應從音樂入手。當作曲家萌發了一個音樂靈感——旋律,用這個旋律表達某種情感時,這個旋律就成為音樂主題。然后根據這個旋律進行變奏使樂曲得以展開,使樂曲有多個不同的變奏曲,而這多個變奏曲都表達了同一主題。
音樂語言是形式,它所闡述的內容經常無法用文字來表達,可稱之為情感符號,服裝語言與音樂語言相似,我們很難用文字闡明某套服裝有什么內容,優秀的服裝只給人一種感覺、情感、氣氛。
或高雅、或世俗,或嚴肅、或隨便,或拘謹、或奔放,或簡潔、或繁雜等。想要描述它們十分困難,說不清楚也說不準確,但確確實實地能感覺到,并常給人深刻印象。服裝常常與人結成“有機體”,形象地表現了人的氣質和性格。
從這個意義上講,服裝確實是具有“內容”的。這個內容就是服裝的主題。變奏,即變化服裝的主題——形式,主題變奏,需要保持主題的特征或形式的基本結構,若特征或基本結構都變化了也就無所謂變奏了。因此,變奏是對主題進行一些相似性變化。變化的幅度可大可小,但主題的特征或形式的基本結構不能喪失。
從藝術到產品的主題變奏是減弱特征,縮小夸張幅度,并與當前流行的成衣形式相結合,既具有新主題的特征,又與前主題有所聯系,合二為一。
藝術設計中的系列變奏與藝術到產品的變奏,兩者區別在于:前者竭力強化主題,用變奏加深觀者的印象;后者出于實用和功能的需要,與過去的成衣形式相融合而淡化了新主題。服裝主題有五大要素:大造型(外輪廓)、內分割、色調、花型、肌理。對以上形式問題的理論討論要比實踐簡單,理論只是將感覺的東西系統地敘述出來。
因此,對形式——主題變奏的最有力的論證就是一個個系列本身,只要本身統一,變化貫穿在一個主題之中,那就是好作品。理論是對以往作品的總結,幫助后來者去理解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