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新標採用“顏色級實物標準”分為白棉、淡點污棉、淡黃染棉、黃棉四種類型,共13個顏色級。
棉花新國際改革有利於涉棉行業提高效益,有利於棉花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中國纖維檢驗局局長陸陽認為,新標準打破傳統的貿易規則,取消品級指標,引入全新的顏色級指標和其他品質指標,傳統結價指標的權重發生變化,需要建立新的顏色級指標的差價率,以及軋工品質、長度、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強度和馬克隆值指標升貼水等。
并指出,長期以來形成的棉花品級檢驗傳統與檢驗技術,對推行棉花顏色分級體系有較大影響,觀念的轉變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推行棉花顏色分級體系的效果。
中國紡織信心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伴隨新標準的分級變化,在中國使用40年的傳統棉花貿易結算體系將走入歷史。將對中國5,000多個有資質的棉花加工企業、1,000多家流通企業、10,000多家紡織企業進行棉花貿易產生直接影響。
過去是“根據三條件綜合定品級”,而顏色級則是“以色分類、以澤定級”。整個產業上的所有棉花分級人員需要重新學習檢驗技術,纖維檢驗系、HVI檢測儀器,以及檢驗規程也要做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