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先進的石化產業基地,在這座小島快速崛起,讓恒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倍感振奮,“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使恒逸集團更加明確了奮斗的方向。有能力走出國門,助力文萊實現產業升級,擺脫資源出口依賴,為促進中文兩國經貿合作健康快速發展做出些許貢獻,我很榮幸,也很自豪。”他告訴記者,恒逸文萊PMB項目一期按計劃推進,預計明年就能投產。規模更大的恒逸文萊PMB項目二期可研等前期工作已同步開展。
再造一個新恒逸
恒逸文萊PMB項目被譽為中文兩國的“旗艦合作項目”,邱建林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因為它不僅代表“恒逸”的品牌,更代表中華民族的品牌,是一個中國與文萊合作共贏的故事。
邱建林如此看重恒逸文萊PMB項目是有理由的,該項目2020年有望實現產值55億美元,為當地創造4000個直接就業崗位、上萬個間接就業崗位。與此同時,這個項目投產同時意味著“恒逸”打通了整個石化化纖產業鏈的“最后一公里”,其中蘊含的產業能量堪比再造一個“新恒逸”。
恒逸文萊PMB項目,成為第一個從設計、施工到制造全面執行中國產業標準的海外石化項目。由此,“恒逸”布局最上游煉油煉化產業完成了關鍵一步。
“從下游一路往上發展,我們必然要走到煉化板塊這一步。恒逸文萊PMB項目建成以后,有助于‘恒逸’縱向一體化發展戰略,也就是從煉油到中間的對二甲苯,到下游的化工原料,再到化纖的貫通,這是一整條產業鏈。”邱建林介紹,等恒逸文萊PMB項目建成,“恒逸”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石化行業的一體化經營,不僅可以保障中下游原料的供應,而且有利于降低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文萊整個基地一年的銷售可以達到200億元。三四年以后,“恒逸”的主營資產一半在中國,一半在文萊;一半銷售在國內,一半銷售在國外。
送去文萊新動力
11月21日,記者通過視頻連線看到,在大摩拉島375公頃的項目一期現場,原油儲存罐和液化石油氣球型罐整齊排列。恒逸實業(文萊)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連財介紹說,各新建單元已全面開工,大件設備已陸續上島并開展設備安裝工作,島上12276名施工人員(含文萊本地員工794人)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恒逸集團是怎么想到出海去文萊的?原來,作為產油國,“水比油貴”的文萊國民經濟嚴重依賴國際原油市場。2013年至2016年受國際油價低迷影響,文萊財政收入連續4年下降。文萊迫切需要通過產業轉型升級,擺脫對原油出口的過度依賴。
恒逸的投資計劃恰逢其時。總部位于浙江蕭山的恒逸集團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在大摩拉島修建一座現代化煉油廠,讓擁有石油資源的文萊成為石油加工和出口中心,提升國際市場地位。
在互利共贏中,文萊選中了“恒逸”。恒逸文萊PMB項目一期投資金額34.5億美元,規劃煉油年產能800萬噸,這也是文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海外直接投資項目。讓文萊民眾最感恩的是,中國人來了后,島上一片欣欣向榮的生產景象,中國人帶來了價美質優的中國制造,更創造了就業崗位。更欣喜的是,文萊的家長還有機會把孩子送到浙江大學深造。“中國在航空航天、機械設備、基礎設施等很多方面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幫助培養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文萊很受歡迎。”陳連財說。